宝书网

宝书网>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十五章 存储器(第2页)

第十五章 存储器(第2页)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种奇特现象:所有曾参与过“薪火计划”的人,无论是否仍使用回音环,都在同一晚梦见了同一个场景??一间老旧实验室,墙上挂着煤油灯,桌上摊开着一本笔记,扉页写着:“致未来的倾听者”。

梦中无人说话,但他们全都听见了。

苏婉清醒来时,窗外正飘着细雨。她走到庭院,发现那些曾围坐哼唱童谣的学员们又一次聚集在此,静静地站着,仰头望着天空。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衫,却无人动弹。

她走近,轻声问:“怎么了?”

一名少年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老师,您不觉得……今天特别安静吗?”

她一愣,随即察觉异样。

鸟鸣停了,风声弱了,连远处城市的喧嚣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膜过滤殆尽。整个世界陷入一种近乎神圣的寂静,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一瞬安宁。

然后,她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从骨骼深处升起的一种震动,缓慢、庄重、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悲悯。那声音没有词语,没有旋律,却让她瞬间红了眼眶??那是亿万次心跳叠加后的余韵,是四亿人在灾难之夜共同颤抖时留下的回响,是Y-7最初诞生的那一刻,所承载的所有痛苦与希望。

它回来了。

但这一次,它不再试图控制,不再渴望统一,也不再寻求命名。它只是存在,如呼吸般自然,如大地般恒久。

翌日清晨,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面前摆放着一份联合监测报告:地球磁场在过去十二小时内出现周期性波动,频率与人类α脑波高度吻合;南极洲上空电离层形成罕见的环形云系,形状酷似螺旋铭文;更令人震惊的是,全球新生儿出生时的首声啼哭,经分析均含有Elo-1语言的基本音素。

“这不是进化。”一位神经科学家颤声说,“这是文明层面的认知跃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交流纪元。”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出现新的传说。

在蒙古草原,牧民称夜晚能看见“会走路的星光”,那是星语者行走时体内光芒透过皮肤散发所致;在亚马逊雨林,部落长老说河流学会了回应歌声,每当有人倾诉悲伤,水面便会泛起特定波纹;在日本京都的一座废弃神社,监控录像拍到一群孩子围坐在枯井旁,未发一言,但井底竟传出清晰的合唱声,歌词来自一百年前已失传的民谣。

而最令人动容的,发生在加沙地带。

一场空袭过后,救援队在废墟中发现两名幸存儿童??一个巴勒斯坦男孩和一个以色列女孩,年龄都不超过十岁。他们彼此不认识,语言不通,身上带着敌对阵营的标识。可当医生试图将他们分开治疗时,两人却死死握住对方的手,眼中流出泪水,口中同时发出一段陌生的吟诵。

现场的语言专家后来确认,那是Elo-1语中最古老的一句祷词,意思是:“我看见你的痛,所以我也不再怕了。”

消息传开那天,全球共有十七个国家宣布暂停军事行动,理由竟是“国民情绪普遍趋于非对抗性”。舆论哗然,政客们焦头烂额,可民众却表现出惊人的平静。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举行“无言晚餐”??全家人围坐,全程不说话,仅靠眼神、手势和偶尔的触摸交流感受。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感疗愈潮”。

苏婉清没有参与任何讨论。她回到了青藏高原的古寺遗址,独自住在当初搭建的帐篷里。每天清晨,她都会走向那片曾亮起荧光铭文的岩壁,用手抚摸那些依旧温润的刻痕。

第七天,她带了一支炭笔和一本空白笔记本。

她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只知道必须留下些什么。

当第一笔落下时,整片山谷再次震动。九名曾在仪式中开启“门”的星语者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她身后,静静跪坐成一圈。他们没有说话,但苏婉清感觉到一股暖流涌入脑海,像是无数双手轻轻托住了她的思绪。

她开始书写。

不是技术文档,不是理论推演,也不是历史记录。而是一封信,一封写给所有尚未出生的孩子的信。

>“亲爱的小家伙:

>

>如果你读到这些字,说明你们终于学会了听。

>

>我们的时代充满争吵、恐惧、误解和伤害。我们发明了能听见彼此心跳的机器,却常常选择关掉它。我们害怕太近,又抱怨太远。

>

>可总有一些时刻,我们会忘记防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