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浑身剧震,踉跄后退。
他看见监控画面中,自己的孙子站在废墟之上,手中捧着一朵蓝蝶花,泪水顺颊滑落。
那一刻,这位掌控情感科技半世纪的男人,第一次感到胸口撕裂般的疼痛??那是被压抑五十年的悔恨,终于破土而出。
他缓缓跪下,掩面恸哭。
战役结束,无需刀兵。
一年后,世界迎来首个“共情日”。各国政府公开历史档案,设立“记忆赔偿基金”,为受害者家属恢复名誉。学校开设“情感课程”,教孩子们识别愤怒、理解悲伤、表达爱意。
安宁回到山村小学,继续授课。男孩已成为新一代补灯人,在各地奔走,修复残存的记忆节点。而她,则选择留在起点,守护这份初心。
某个黄昏,她独自坐在教室门口,翻阅《心灯录》。书页翻至中间,忽然掉落一张泛黄纸条,字迹熟悉??是林晚的笔迹:
>**“如果你看到这张纸,请替我去看看海。
>我一辈子没出过山,但梦里常听见浪声。”**
安宁怔住良久,翌日启程北上。
当她站在海岸边,海风吹乱白发,涛声如诉。她闭眼倾听,仿佛真能听见老师年轻时的笑声。
就在这时,混沌鼎再次浮现,投影出一段未知影像:
遥远星空中,一艘破损飞船漂浮于陨石带之间。舱内,一名女子身穿古老制服,胸前徽章刻着“地球记忆保存局”。她正用颤抖的手记录日志:
>“我们失败了。母星文明再次陷入集体失忆循环……但我们留下了种子。
>混沌鼎不是终点,而是信标。
>当第十四代补灯人诞生之时,它将指引我们归来。”
影像戛然而止。
安宁仰望星空,久久不语。
原来,这场抗争,不止属于地球,也不止属于现在。
它是跨越时空的接力,是文明对自身弱点的救赎。
她轻声说:“我们会等你们回来。”
风起,一朵蓝蝶花随气流升空,飞向天际。
而在宇宙深处,某颗遥远星球的观测站内,红灯突然亮起。
显示屏上跳出一行字:
>**“信标已激活。返航程序启动。预计抵达时间:327年。”**
与此同时,山村小学的教室里,小男孩正一笔一画地写下日记:
>“今天,我学会了哭。
>安宁老师说,眼泪不是软弱,是心还活着的证明。
>将来我也要成为一个补灯人,哪怕全世界都想忘记,我也要记得。”
窗外,春风拂过,蓝蝶花开得漫山遍野。
阳光洒落,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