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96章 嫂嫂跟本王喝一杯(第1页)

第696章 嫂嫂跟本王喝一杯(第1页)

丫鬟吓了一跳回头,看见一名掌柜打扮的女子走过来,狐疑地盯着她。

阿柳是许靖央放在茶楼里的掌柜,明面上的东家。

丫鬟认出了她的穿着,嘴硬道:“我们小姐想喝茶,迟迟不见新茶来,就安排我来看看。”

阿柳看了一眼她身后的几个茶炉,驱赶丫鬟:“这里是后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来,等会就将茶水端上去了。”

“那你尽快些。”丫鬟说罢,匆匆离去。

待回到正厅,沈明彩已经等的有些心急了。

看见丫鬟,她压低声音便问:“放进去。。。。。。

风停了,钟声却未止。

那日之后,全国的钟响持续了整整七天。不是鸣心司所控,亦非人力所为,而是深埋地底的静音渊在崩塌时引发的地脉共振。每一座女子书院、每一处私塾讲堂、甚至乡野间破旧的蒙学屋檐下,铜铃无风自鸣,清越悠长,仿佛千万亡魂终于得以开口说话。

林知微跪在深渊边缘,指尖触到一缕残光??那是苏清瞳跃下后留下的最后一丝气息,凝成一片薄如蝉翼的玉简。她颤抖着拾起,只见上面浮现出一行行细密小字,字迹清瘦挺拔,一如其人:

>“吾名清瞳,非天生慧眼,乃痛极而醒。

>幼时见母因撰《女医辑要》被焚稿逐族,父不敢救,唯泣曰‘妇言不当出户’。

>我问:为何女子著书便是罪?答曰:乱序。

>又问:何为序?答曰:男外女内,阳刚阴柔。

>我再问:若女子有才,能济世救人,也算乱序吗?无人应我。

>那夜,我烧了自己的闺名帖,改称‘清瞳’??愿此生睁眼看世,不闭耳听谎。”

玉简继续浮现更多内容,竟是清瞳毕生未曾示人的手记。其中记载着缄口盟七代布局、历代女子被抹去的真实姓名,以及一个惊天秘密:**鸣心钟并非唯一对抗静音渊的神器,真正的“还声之器”,是人心中的记忆传承。**

“原来……她早知道会有这一天。”程芷兰低声哽咽,“所以她从不收徒,只选传人;不立碑文,只留火种。”

林知微将玉简贴于胸口,闭目良久。待再睁眼时,目光已如寒星般锐利。

“老师用性命封印了七核,但缄口盟不会就此消失。”她缓缓起身,环视六位同伴,“他们藏在礼教的缝隙里,在家规族训中,在婚书契约上,在每一句‘女子本该如此’的轻描淡写里。只要还有人相信沉默才是美德,他们就永远存在。”

秦婉之点头:“星象已乱,昨夜北斗重归原位,但我观测到北极偏移了半度。这不是自然现象,是有人仍在试图重启星轨阵法。”

“岭南那边呢?”陆昭问程芷兰。

“中毒者数量减少,但症状加重。”程芷兰沉声道,“有人开始梦游书写《列女传》,醒来却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更可怕的是……她们的孩子也开始背诵这些篇章,像是一种血脉传染。”

林知微眼神骤冷:“他们在用文化洗脑,把压迫变成本能。”

众人沉默片刻,忽听阶梯上传来脚步声。一名年轻弟子气喘吁吁跑来,手中捧着一块刚出土的陶片,上面刻着模糊文字。

“这是在长安东市旧宅区挖出的残片,据说是百年前一位绣娘埋下的。”弟子递上前,“她说……请交给能读懂的人。”

林知微接过,拂去尘土,顿时呼吸一滞。

那上面写着一首五言诗,笔迹纤细却有力:

>**线断针犹在,

>布破字未消。

>虽遭千刀剪,

>声随春风飘。**

诗末署名两个字:**柳含章**。

“柳含章!”秦婉之失声,“她是七脉先贤之一!当年主持修订《女工谱》,却被诬陷‘以技僭礼’,满门流放西域,死于途中……没想到,她竟留下了遗言!”

林知微指尖抚过诗句,忽然察觉异样??这陶片质地特殊,遇热则显。她立刻命人取火烘烤,片刻后,背面竟浮现出一幅地图!

地图标注了七个点,分别对应七位先贤故里,而中心位置赫然是??**洛阳邙山古墓群**。

“这不是普通的墓地。”林知微低语,“那是北魏时期最大的女子书院遗址,曾藏书三万卷,后被朝廷以‘蛊惑人心’为由焚毁。传说地下有一条暗道,通往‘第二静音渊’。”

“你是说……主渊之外,还有副渊?”陆昭皱眉。

“不止一处。”清瞳的手记突然发出微光,一行新字浮现:

>“静音渊非一地,乃七锁连环。每一代被焚之书、被诛之言、被篡之史,皆化作一道封印,藏于天下文脉断裂之处。七核虽毁,余烬尚存。”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