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林大主任,难得主动给我打电话。是不是看到《中部商报》的杰作了?”苏晴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和了然。
“什么都瞒不过你。有什么消息吗?”林川直接问道。
“听说他们那个主编,最近和赵副市长的一位秘书走得特别近。而且,这篇文章的执笔记者,以前在省城一家媒体干过,那家媒体背后的金主,好像和赵副市长的一些朋友有交集。”苏晴压低声音,“线索串起来,很有意思吧?”
“谢了。”林川心中了然,
“方便的话,帮我找人放点风,就说是东华市这边注意到某些不实报道,极为重视,正在评估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语气模糊一点,但态度要硬。”
“你想打心理战?让他们自乱阵脚?”
苏晴立刻明白了。
“敲山震虎吧。总不能老是被动挨打。”林川淡淡道。
“没问题。不过,林川,你最近小心点,我感觉赵志远那边动作很频,可能不止这一招。”苏晴提醒道。“明白。多谢。”
挂了电话,林川又沉思了一会。
光敲山震虎可能还不够,需要给《中部商报》背后的人施加更直接的压力。
但他不能再直接通过楚中天找宣传部,那样显得自己无能,事事都需要领导擦屁股。
他想到一个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志刚。
陈书记性格刚直,最反感这种歪风邪气,而且政法系统对媒体有着天然的威慑力。
林川整理了一下思路,拿起一份关于开发区法治环境建设的报告,走向陈志刚的办公室。
他以汇报工作为名,自然地提到了最近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担忧其可能损害东华市的法治形象和营商环境。
陈志刚听着,眉头皱了起来:
“还有这种事?这些个小报,为了博眼球,一点底线都没有了!”
“法治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容不得他们胡说八道。。。”
“林主任,你们放心搞建设,这种歪风邪气,我来处理。。。”
离开陈志刚办公室,林川稍微松了口气。陈书记出面,分量足够,而且名正言顺。
接下来的几天,林川一边密切关注着省农投的反馈,一边应对着《中部商报》引发的余波。
果然,施加的压力起了作用。
《中部商报》后续的报道明显收敛了许多,虽然依旧阴阳怪气,但不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影射攻击。
另一方面,林川接到了王副总亲自打来的电话,省农投集团经过初步论证,对云水县项目兴趣很大,决定下周派出一个专家考察组前往云水县进行实地调研。
“林主任,你们可要准备好哦,我们的专家可是很挑剔的。”
王副总在电话里笑着说。
“热烈欢迎!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让各位专家看到最真实的情况,也看到我们的诚意和潜力!”林川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回答。
这是一个关键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