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储备确实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徐总则更关注细节:
“林主任,产业基金的提议很有吸引力。”
“但政府背景的基金,投资决策流程会不会比较长?我们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
“徐总请放心。”林川微笑着打断,他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
“这支基金虽然是政府引导,但将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聘请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专家和投资方代表组成,政府不干预具体项目决策。我们的目标是效率和效益并重。相关章程草案已经准备好,您可以过目。”
林川的助手适时递上一份文件。徐总接过,仔细翻阅起来,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认真。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天。
林川一方面展现东华的极大诚意和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关键条款上据理力争,确保东华的利益和风险可控。
他记住了楚中天的话,表现得既专业又“油滑”。
当对方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时,他不直接拒绝,而是表示“需要回去研究评估,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当对方流露出对某个条件的强烈兴趣时,他则会适时地在其他方面争取一些回报。
最终,第一轮谈判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展。
“新芯”方面对东华提出的“产业基金+人才定制”的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意尽快安排第二轮谈判,并愿意就细节条款进行深入磋商。
送走林川一行后,徐总对技术总监感叹:
“这位林主任,年轻是年轻,但做事老道,准备充分,给出的条件直击要害。东华这次,看来是动真格的了。”
。。。。。。。。。。。。。
就在林川为“新芯”项目的进展感到些许振奋,准备投入“华腾”项目调研时,李副主任面色凝重地再次找到了他。
“林主任,有个新情况。省发改委刚下发了一个补充通知,关于那个‘回溯评估’的。”
李副主任将一份文件递给林川,
“评估范围扩大了,明确要求将对‘近三年所有谈判终止或未达到预期投资规模的重大在谈项目’进行梳理和说明,并分析终止原因,评估已投入资源的效益情况。”
林川快速浏览文件,脸色沉了下来。这一条,几乎是为“新芯”和“华腾”这两个项目量身定做的枷锁。
“这是要把我们的路堵死。”林川冷声道,
“如果我们现在重启谈判,正好撞在枪口上,他们会要求我们解释当初为什么失败,现在又凭什么成功,甚至会质疑我们重启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会造成新的浪费。”
“是啊,”李副主任忧心忡忡,
“而且要求限期报送材料。这明显是赵副主任……我们要不要向楚书记汇报,暂缓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