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林川问。
“网上出现了一些针对‘东华智谷’项目的负面帖子,主要集中在几个本地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李副主任将平板电脑递给林川,“你看。”
林川快速浏览,帖子内容集中在几点:
质疑“东华智谷”规划过于超前,浪费财政资金;宣称项目征地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侵害农民利益。。。暗示项目引进中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甚至有人翻出楚中天在其他地方的工作经历,进行含沙射影的攻击。
虽然文笔粗糙,证据模糊,但传播速度不慢,底下已经出现了一些跟风质疑的评论。
“网信办已经监测到,正在处理。但要求我们办公室尽快核实情况,准备回应口径,尤其是涉及项目本身的问题,不能回避。”李副主任说。
林川敏锐地感觉到,这波舆情来得太巧了。
昨天省发改委的刁难刚被化解,今天负面舆情就来了。
手法和之前在清平市遭遇的如出一辙。
“很明显是有人组织的。”林川沉声道,
“李主任,我认为回应要快、要准、要狠。”
“哦?具体怎么做?”
“第一,立刻请‘东华智谷’项目指挥部、自然资源规划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在两个小时内提供针对这些不实指控的权威数据和情况说明,要扎实可信。”
“第二,网信办加大力度,压制明显造谣的帖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办公室立即起草一份简明有力的官方声明。”
“好。。。就按你说的办!我马上安排下去。。。”李副主任立刻行动。
林川又补充道:
“另外,建议协调公安局网安部门,留意一下这些帖子的源头和传播路径,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什么。”
“明白!”
办公室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林川亲自参与了声明稿的起草和修改,确保了回应既有高度又有锋芒。
两个小时后,一份措辞严谨、事实清晰、态度坚定的官方声明经楚中天快速审定后,通过东华发布等官方平台发了出去。
声明一出,迅速被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转载。权威的声音及时压制了谣言的空间,网络舆情很快趋于平稳。
楚中天在看到声明后,特意给李副主任打了个电话,语气满意:
“回应得很及时,很到位。是谁主导起草的?”
李副主任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林川,回答:
“是林川副主任提出的整体思路,并参与了主要内容的起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