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记,过去的账,一时算不清。”
“眼下,赵志远才是我们共同的大麻烦。我的要求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关于赵志远的所有动向,你知道的,我要第一时间知道。”
“开发区这边,你的手别再伸进来。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周政民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应承:
“好,一言为定。赵志远那边一有风吹草动,我立刻告诉你。开发区的事,我绝不再插手。”
“我林川说话算话。”林川说完,挂了电话。
他刚放下电话,内线电话就响了,是门卫:
“林书记,有一位省日报的苏晴记者找您,说有急事。”
林川心一紧:
“请她上来。”
苏晴很快走了进来,她今天脸色格外凝重,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的清样。
“林川,你看这个。”
她将清样递给林川,指着上面一篇即将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文章标题看似冠冕堂皇,论述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某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作风霸道、不顾大局、甚至不惜破坏稳定来换取个人政绩”的影射和批判。
虽然没点名,但矛头直指林川和他在开发区的所作所为。
“这是谁的手笔?”林川皱眉。
“社里压下来的任务,说是省委宣传部某位领导亲自点的题。”苏晴压低声音,
“我打听过了,这位领导,和赵志远关系极密。这是要在舆论上给你定性,把你打成破坏稳定的罪人,为后续更严厉的处理造势…”
省日报那篇指桑骂槐的评论员文章,虽然尚未正式见报,但其泛起涟漪却已悄然扩散开来。
苏晴带来的清样,意味着赵志远阵营已经开始动用强大的舆论机器,试图从道德和政治层面将林川彻底抹黑。
“这篇文章绝对不能发。。。”林川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晴,
“你在省报内部,有没有办法压下来,或者至少大幅修改。。。”
苏晴面露难色,摇了摇头:
“很难。这是社领导亲自安排,甚至可能是来自更高层的授意。我人微言轻,硬顶只会暴露自己。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有更强有力的反制理由。。。”
林川拿起手机,直接拨通了李建军副书记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