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通过涉外渠道联系当地的华人组织协助,但需要时间,也不能大张旗鼓。”
“赵志远的手伸得比我们想的可能还要长。”张检察长顿了顿,
“林川,督导组的水很深,你要有心理准备。调查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会有很多干扰。”
“我明白。现在是比拼耐心和定力的时候。”林川沉声道。
刚结束和张检察长的通话,办公室门被敲响。
管委会区长李卫国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林书记,刚接到市里通知,关于凌云项目后续的专家评审会,原定下周的,被临时取消了。理由是‘需要等待相关调查结果’。”
李卫国将通知放在林川桌上,
“这明显是有人借题发挥,想拖延项目进度,甚至……”
林川看着通知上的公章,是市发改委下的文。
赵志远的能量已经开始渗透到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进行非正面的狙击。
这不仅针对他个人,也是在对开发区的工作施压,制造他“工作不力”的印象。
“知道了。”林川面色平静,
“项目前期手续合法合规,专家评审是必要环节,推迟不代表否定。”
“让我们的人继续做好各项准备,一旦调查明朗,立刻重新启动。”
“同时,把这份通知存档,记录在案。”
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这种小动作影响不了大局,反而会留下痕迹。
送走李卫国,林川感到一阵疲惫袭来。
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一个都可能带来新的麻烦或需要决策的事项。
省纪委督导组的正式入驻,管委会大楼里,平日里略显喧闹的走廊安静了许多,每个人走路都仿佛踮着脚尖,说话也压低了声音。
林川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省纪委要求提供的个人事项报告表。
小张敲门进来,脸色比昨天更差:
“林书记,市纪委那两个人又来了,这次说要调阅您近三年的公务接待报销凭证和出差审批记录。”
林川头也没抬:
“给他们。所有凭证都有据可查,按制度办理的。”
他知道这是对方在用最笨但也最耗时耗力的方法,试图从海量文件中找出哪怕一丝瑕疵。
“可是……他们要求把原始凭证带走核查。”小张为难地说。
“不行。”林川立刻拒绝,
“按规定,原始凭证只能在档案室查阅复印,绝对不能带离。”
“你去陪着,他们要查哪一笔,就调哪一笔的档案,全程录像记录。”
“明白。”小张转身出去应付。
林川知道,这只是麻烦的开始。
赵志远和周政民一定会指使人从各个角度不断骚扰、施压,试图让他自乱阵脚,或者分散他的精力,使他无法专注于应对核心调查。
下午,他接到了督导组约谈的通知,时间定在第二天上午九点。
地点不在市纪委,而是在督导组下榻的宾馆房间。
这是一种非正式的“了解情况”,但往往更凶险,没有明确的程序约束,谈话内容也更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