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 > 第173章 讨论火爆IU现场加油(第3页)

第173章 讨论火爆IU现场加油(第3页)

陆钏站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对父母的告别。

培训期间,他刻意保持低调,更多时间是在观察。他看到一位外卖员学员讲述自己因送餐超时被客户辱骂后,在车里痛哭的经历;看到一位退休教师坦言自己独居多年,其实早已患上轻度抑郁;看到一位年轻母亲哽咽着说出产后抑郁时曾想伤害孩子的念头……

每一次倾诉,都有人默默递上纸巾,有人轻轻拍肩,有人只是安静地坐着陪伴。

这才是“回声守护者”的本质??不是拯救,而是共担。

第三个月末,结业仪式在清晨举行。学员们围坐一圈,每人收到一枚铜制徽章,上面刻着波纹与耳朵的图案,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我在此,我听见你。”

陆钏站在山坡上,看着他们宣誓:

“我愿成为一道回声,不评判,不打断,不传播。

我愿承接他人的沉默与呐喊,如同承接自己的呼吸。

若世界喧嚣至此,无人倾听,我便立于此处,静候一声低语。”

阳光洒落,山风拂面。

妹妹忽然跑过来,举起她的徽章,笑着说:“哥,我是最小的守护者!”

他弯腰抱起她,转了个圈,笑出声来。

当晚,他独自回到北京,打开电脑,调出“回声网络”的后台数据。过去九十天里,全国累计接收匿名倾诉超过四千万条,生成情感光谱图三百余幅,触发社区干预机制五十六次,成功预防潜在危机事件二十三起。

最让他动容的,是一组来自某精神病院的数据:一名长期封闭病房的患者,在连续参与三次“声音祭”后,首次主动开口与护士对话。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觉得自己没用的人。”

他还看到一条留言,来自西北某小镇的匿名用户:

>“我曾经是云镜的一员。那天夜里,我亲眼看着你们的直播,听着陆钏流泪说话,突然就想起了我妈。她死前躺在床上,一直想跟我说什么,可我没耐心,只说‘别烦我’。她走了,我再也没机会听了。现在我知道,有些话,必须有人肯听,才能说得出口。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学会听。”

陆钏关掉电脑,走到窗前。

城市灯火如海,每一盏灯下,或许都有一个未曾说出口的故事。

他拿起手机,拨通妹妹的号码。

“睡了吗?”他问。

“还没。”她声音带着困意,“我在听昨天录的课。”

“累不累?”

“不累。明天我要去社区中心试岗,指导一个阿姨怎么当倾听志愿者。”

他笑了:“真厉害。”

她顿了顿,忽然说:“哥,你说……如果我们爸妈还在,也会参加‘声音祭’吗?”

陆钏望着夜空,轻声说:“会的。妈妈一定会第一个举手,说‘我有个儿子,他总以为自己不够好’。爸爸则会拍拍我肩膀,说‘别怕,说出来就好了’。”

“嗯。”她应了一声,慢慢睡着了。

他挂掉电话,久久未动。

几天后,一则娱乐新闻悄然登上热搜:#陆钏现身幼儿园亲子活动#。配图是他蹲在地上,帮一个小女孩系鞋带,神情专注温柔。评论区却意外平静,没有嘲讽,没有玩梗,反而刷起一片暖心留言:

>“他终于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了。”

>“记得他三年前醉酒摔杯那次吗?现在想想,那是他在求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