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外科教父 > 1238章 互换(第1页)

1238章 互换(第1页)

“没错,一共有六个人,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这个课题是杨教授重点关注的。”

唐顺也看出新人脸上的惊讶,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这个课题组的资源是非常丰富,因为杨教授亲自抓,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夏书抱着夏光,指尖轻轻抚过他红润的脸颊。那张皱巴巴的小脸上还沾着羊水与血丝,呼吸却已沉稳有力,像极了手术台上刚恢复自主心跳的患者??脆弱又顽强。他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主刀时的情景:手抖得厉害,李泽会站在身后一言不发,只在他缝合打结前轻咳了一声,提醒他线尾留长些。那时他还觉得紧张得几乎窒息,如今看着怀中这个小小的生命,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平静。

“你爸说得对,这孩子命硬。”蔡巧君靠在床头,声音虚弱却带着笑意,“刚才护士说,胎心一度降到九十多,她们都准备剖了。可他愣是自己调整过来,一路挺到出生。”

夏书抬头看向她,眼眶微热。“你们母子平安就好。”他说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的安宁。

李泽会坐在窗边的椅子上,一口一口喝着凉掉的茶。保温桶空了,但他没走。阳光渐渐爬上他的白发,映出一道银边。过了许久,他才开口:“我年轻那会儿,接生比做心脏移植还紧张。有一次半夜值班,产妇难产,产钳用得手都抽筋了,孩子出来时不哭,脸发紫……我直接抱起来拍背、清理呼吸道,整整五分钟不敢松手。”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丝苦笑,“后来那孩子每年春节都会给我寄贺卡,写着‘谢谢您让我听见第一声风’。”

病房里一时静了下来。只有婴儿均匀的呼吸声和远处走廊隐约的脚步回响。

“风?”夏书低声问。

“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听见世界的声音。”李泽会望着窗外升起的日光,眼神深远,“我们做的每台手术,其实都是在帮人重新听见自己的心跳。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认真听过,直到某一天躺在台上,看着天花板上的无影灯,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还活着。”

夏书低头看着儿子微微翕动的嘴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知道,从今往后,每一次进手术室,都不再只是为自己而战。那个被称作“夏光”的小生命,将成为他所有抉择背后最柔软也最坚定的理由。

第二天中午,医院为新生儿举行了例行检查。儿科主任亲自来查房,听诊、测肌张力、评估神经反射,各项指标均正常。临走前,她笑着对夏书说:“你儿子心脏杂音很轻微,可能是动脉导管未闭,观察几天就能自愈。不过嘛……”她眨了眨眼,“要是将来真有问题,记得找你自己科室治。”

众人哄笑,唯有夏书怔了一下。

晚上换完尿布,他独自坐在婴儿床旁,借着夜灯的微光凝视着孩子的胸口。那里起伏平稳,听不到任何异常的搏动。可就在那一瞬,他仿佛看见未来某个深夜,自己穿着刷手服站在小儿心外科的监护室外,手里攥着一份复杂的先心病CT重建图??而病床上躺着的,是那个叫夏光的孩子。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深呼吸。夜色如墨,三博医院的心外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十二楼实验室的窗帘半拉,几个身影来回走动。他知道,那是团队正在加班分析最新一批瓣膜材料的疲劳断裂数据。自从风波平息后,他们便启动了更严苛的加速老化实验周期,甚至模拟高原低氧、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表现。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晓峰发来的消息:“第15例入组患者术后48小时监测数据稳定,EF值回升至52%,家属情绪积极。但有个情况要汇报:患者女儿今天问我们,能不能把换下来的旧瓣膜带回家,说母亲信佛,想烧给菩萨还愿。”

夏书笑了笑,回复道:“尊重患者信仰,只要不影响病理检测,可以同意。顺便告诉她,旧瓣膜钙化严重,建议火化处理,别亲手焚烧。”

刚放下手机,办公室座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药监局临床试验监察组。

“夏医生,我是王立新。”对方语气严肃,“关于国产瓣膜项目的长期随访计划,我们需要你在三天内提交一份详细的五年追踪方案,包括终点事件定义、失访率控制措施、以及独立第三方审计机制的设计。”

“明白。”夏书握紧话筒,“我会组织多学科团队连夜起草,明天上午就能给您初稿。”

挂断电话,他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翻开抽屉,再次取出那张老照片的复印件。背面那句“你已接过火把,别让它熄灭”在灯光下清晰可见。他拿出笔,在下方空白处缓缓写下一行字:“若前方无路,便由我踏出一条。”

凌晨一点,他回到办公室,召集骨干开了个紧急视频会。林远、陈芳、陈晓峰、还有远在外地进修的李主任都在线上参会。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敲定了五大核心模块:远程智能随访系统接入国家医保数据库、建立全国协作中心联动预警机制、引入AI辅助判读超声影像变化趋势、设立患者生活质量动态评分体系、并邀请国际权威机构参与中期盲审。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证明它安全有效,”夏书对着摄像头说道,“而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不仅能造出好瓣膜,还能建立起一套比欧美更严密、更人性化的监管生态。”

散会后,他伏案撰写报告,不知不觉写到了天亮。

清晨六点,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产科病房,却发现李泽会已经坐在门口长椅上,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

“你怎么这么早?”夏书揉了揉眼睛。

“我去菜场买了新鲜猪肝。”李泽会站起身,把袋子递给他,“补铁的,给你媳妇吃。你现在可是双线作战??白天搞科研,晚上当奶爸。”

夏书接过袋子,鼻子一酸。“老师……谢谢您一直这样帮我。”

李泽会摆摆手,忽然压低声音:“你知道为什么我坚持要把‘三纽扣技术’标准化推广吗?不是为了留名,是因为十年前,我就曾因漏做一根冠脉加固缝线,导致病人术后七天猝死。那天是我职业生涯唯一一次落泪。”他盯着夏书的眼睛,“我不想你经历那种痛。所以你要走得比我稳,比我远。”

夏书喉头滚动,说不出话来。

一周后,蔡巧君出院回家。夏书请了三天假,亲自照顾妻儿。白天换尿布、冲奶粉、记录喂养时间,晚上抱着孩子轻拍哄睡。每当夏光啼哭,他就本能地屏住呼吸,竖耳倾听那哭声是否带有喘息或杂音。直到确认一切正常,才敢放松下来。

第四天清晨,他抱着孩子在阳台晒太阳。微风吹拂,婴儿眯着眼睛咧嘴笑了。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新生”。

手机铃声响起。急诊科值班医生语气急促:“夏主任,刚送来一位急性主动脉夹层孕妇,孕34周,血压210130,意识模糊,胎儿胎心降至90次分!林主任已经在准备手术,但……家属要求优先保胎儿!”

夏书心头一震。这种情况下若强行剖宫产,母体极易术中破裂死亡;若先行心脏手术,则胎儿缺氧风险极高。两难抉择,稍有不慎便是母子双亡。

他迅速将孩子交给母亲照料,一边穿外套一边拨通李泽会电话。

二十分钟后,两人同时冲进手术室。患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冷,颈静脉怒张。超声提示升主动脉广泛剥离,心包已有少量积液。

“必须同步进行。”李泽会果断下令,“妇产科团队待命,一旦开胸成功、循环稳定,立刻剖宫产取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