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此爵可定‘虚封食邑、实授永业’之制。”
“食邑七百户仅为名誉,无需收取租税,免其涉地方政务。”
“另按爵制赐永业田十顷,恰供其试验新粮、拓展农馆,既合其志,又符爵制。”
“如此则‘循制而不刻板,彰功而不逾规’,天下必赞陛下‘赏功有节、识才有方’。”
右仆射房玄龄说完,左仆射的李靖紧随其后:
“臣征战半生,知爵位之重不在食邑多寡,而在‘功得匹配、用得其所’。”
“萧然既不恋官禄,便无需以实封食邑缚其心——虚封七百户,保其尊荣足矣。”
“而十顷永业田,正是他培育新粮、传习农技之需,比千两金银更合其用。”
“臣补充二事:其一,此爵需明定‘散爵无职’,文书注明‘不预朝集、不掌政务’,彻底解其仕途之虑。”
“其二,永业田可就近划拨栲栳村试验田周边,令工部督造灌溉之渠,既助其农功,亦显陛下重农之心。”
“昔日边境武将治西域屯田有功,尚获职衔之赏,萧然之功更甚,此爵实至名归。”
李世民对两个仆射的发言很满意,看向魏征:“魏征,你呢?以为如何?”
魏征开口说道:“陛下,‘农稷县伯’之封合情合理,但需添三条约束以固法度。”
“其一,永业田仅限农作试验,不得转卖、典押,若他日萧然无意农务。”
“需将田亩与农技文书一并交予官府,确保新粮技术不失传。”
“其二,‘农稷’之号为功而设,若其后人无农功传承,袭爵时需去‘农稷’二字,仅称‘开国县伯’,防其子孙恃爵轻农。”
“其三,虽为虚封,仍需入《贞观农政记》,注明‘以新农济世封爵’,为后世立‘重民生者必赏’之表率,亦为‘非功不爵’之戒。”
“赏功需兼防弊,方为长远之策。”
“如此,既酬萧然今日之功,又护新粮明日之利,更守爵制万世之规。”
这几人基本上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其他人都不需要开口。
此爵既定,既让萧然获“功在社稷”的尊荣,又保其“耕读自在”的本真。
更向天下传递“大唐重农、敬民、赏实功”的信号。
恰如李世民最终定论:“农稷县伯,非赏一人,实赏天下劝农之心也。”
李世民等人,来的时候人多,风风火火的,走的时候也是如此。
顺便带走了全部的土豆玉米还有红薯。
这让小公主有点郁闷。
玉米老了,不好吃。
但是土豆红薯,小公主是想尝尝的。
萧然抱着小公主,“家里还有呢!等一下我们尝尝!”
“小郎君,吃玉米就行吧!”李丽质有点舍不得吃土豆和红薯。
玉米的事情,萧然也说过。
那玩意太嫩了,存活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