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崔珏下达军令,将收复的安阳城作为新的营地,供军队驻扎与休养。
自此,苏梨也随着大批兵马迁移,披星戴月赶往安阳城。
苏梨的身份特殊,整个军营都知道她是崔珏的女人。
虽然她只是一名侍妾,但往后崔珏登基称帝,苏梨好歹也能得个妃位的,因此军营里无人胆敢怠慢她。
有崔珏在旁边的时候,苏梨还能老实一点,成日待在营帐之中发呆。
但崔珏一走,苏梨就如同从鸟笼里出逃的小鸟,四处撒欢儿,即便她有守卫看管,不能离帐篷太远,但苏梨想去围观火头军做饭,还是无人会阻拦她的。
原本苏梨只是在守卫的监视之下,远远看着火夫们炊饭。
直到昨日,士兵们从荒滩猎了几只野鸭,他们为了炖鸭汤喝,特地烧了一大锅水,打算烫皮拔毛。
苏梨见状,急得跺脚,忍不住隔得老远开口:“不要用沸水烫!”
军士们纷纷回头看她,只见烈阳下站着一名杏脸桃腮的妙龄小娘子。
苏梨身在军营之中,轻纱衣裙穿得不多,平时出帐都是穿着翻领宝相花纹锦袍,再给自己打几串掺杂了红绳的小辫子。然而苏梨即便不施粉黛,是这样素雅的打扮,仍难掩她的秾丽姝色。
苏梨鲜活的喊声,一下子吸引到军将们的目光。
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士兵们乍一见如此灵秀的美人,各个面上一红。
他们和苏梨耐心解释:“梨夫人,给鸡鸭拔毛都是这样的,用水烫一烫,才好让毛孔浮出……”
苏梨摇摇头:“野鸭子和家鸭不同,它皮薄,你再烧水烫着,这层皮就破了。直接生拔,然后切成小块,用黑糖熬油,炒了吃。”
野鸭子肉嫩,不像家鸭那样肉老且柴,不必费力去炖。
军将们听苏梨说得头头是道,心中不免诧异。
他们知道崔珏身份高贵,他宠爱的侍妾自然也是出身名门,既如此苏梨又怎会懂得炊饭饮膳之道?
苏梨见他们将信将疑的模样,忍不住解释一句:“我少时也待过农家,自是略懂一二。这鸭汤,我晚间也有份,我也馋啊,你们可莫要暴殄天物了!”
苏梨开了个玩笑,众人听她古灵精怪的话,忍不住哈哈一笑。
左不过一只野鸭,煮废了便废了。
众人决定听苏梨一回,按照她的法子烧鸭子。
苏梨在帐中寂寞,守卫又奉了崔珏的命令,不可听苏梨巧言令色地糊弄,以免脑袋搬家,自是不敢和她说任何一句话。
如今她不但找到了趣事儿,还同人说上话,心情自然也很好。
但苏梨很懂规矩,帐中到处都是人高马大的男人,她没有往人堆里扎,只敢站在一丈之外,远远看着。
火头军的兵卒都是从民间招募上来的壮丁,俱是淳朴憨直的庶民。他们出身贫户,论武艺与体力,当然及不上军中前线抗战的步兵、骑兵,但好在他们生得壮实,力气大,能帮忙搬运辎重、埋锅造饭。
崔家的兵马,无一不仰慕战神一般的崔珏,他们爱屋及乌,待苏梨也有许多好感。
几人听从苏梨吩咐,忙里忙外操办起来。
七八只鸭子,两只按照苏梨说的法子炒了吃,其余的鸭肉拿去和晒干的腌菜炖汤。
等鸭汤熬好,军士盛了一碗汤,殷勤地跑过来,递给苏梨:“梨夫人,您尝尝。”
送完汤后,他们便马上退了回来,同苏梨隔开一段距离,不敢凑近冒犯她。
军将们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样的粗食入不了贵人的口。
怎料苏梨喝了一口肉香浓郁的鸭汤,赞不绝口:“很好喝,你们这腌菜挺酸,吃着下饭,是你们自己腌的?”
士兵们被苏梨这样明艳的大美人一夸,各个羞得面红耳赤,他们推出那名身材有点肥胖的年轻人,指着他说:“是小孟腌的,他家在十河县开面摊的,酸菜肉臊子做得真是一绝!”
那名叫做“小孟”的士兵被几个战友推出来揽功,他面红耳赤,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连连摆手:“不值当梨夫人的夸奖,就是、就是乡下人瞎吃吃的……”
苏梨被他们逗得噗嗤一笑,美人眉眼弯弯,艳若桃李,一笑倾城,几个打闹的军被小娘子的容色所慑,更是耳朵发烫。
苏梨随和地道:“那敢情好!日后有机会,给主帐煮上两碗面,也让君侯尝尝味道?实不相瞒,我爱吃面食,近日天天吃胡饼,吃得脾胃都难受。”
“好啊,倘若能让梨夫人和君侯吃得尽兴,便是我等的荣幸了。”
苏梨看了看另外一个被柴火烧着的锅灶,她心知糖色炒出的野鸭子熟了,便对小孟道:“劳烦几位将士再帮我盛点鸭肉,我尝尝咸淡。”
“好嘞,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