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鬼吹灯 >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1页)

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1页)

我们望山兴叹,虽知可能是未解观山神笔之奥妙所在,才致使画门无功,却再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使画出来的大门开启。我只好按照先前的约定,让胖子把孙教授工作笔记的前半部分还给了他,后半本记载着他研究归墟卦镜的部分,仍然要暂时留在我们手中。

胖子对孙教授说:“别愁眉苦脸的呀,是不是没把笔记全还给您,觉得我们有点不仗义?可别忘了是九爷您不仁在先。哪座庙里都有屈死的鬼,唯独您孙老九,一向没少做瞒天欺心的勾当,想喊冤恐怕都难理直气壮,所以听胖爷良言相劝,干脆就别想不开了,赶紧把这半本笔记先拿着。”

孙教授铁青着脸接过笔记本藏在怀中,对胖子说道:“事到如今,你们以为我还在乎这本笔记?我是发愁咱们下一步怎么办?”说完又转头来问我,“胡八一,你还有鬼主意没有?”

这种时候,我自然不能流露出半分难色,只能拣些拍胸脯子的话来说:“观山神笔画地为门之事,咱们恐怕一时参悟不透。不过这峡谷底部没有死尸,正是南海秘宝归墟卦镜的用武之地,如果情况不到万不得已,原本是不想用这招杀手锏的,但此地已是棺材峡山穷水尽之处,再不使盗墓古术更待何时?”

我当即找了块平整的石头,把青铜卦镜和鱼龙卦符取出,准备施展盗墓四诀中“问”字诀的上法。

孙教授痴迷于这面神秘无比的归墟卦镜已久,只是苦于不会使用照烛镜卜之法,又对我的办法不太信任,当下便凑到近前问个不休。

Shirley杨也对此很感兴趣,毕竟“问墓”之术的传说,至今已失传了上千年,现在很少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名堂,包括当年的卸岭盗魁陈瞎子,以及搬山道人鹧鸪哨,也对此毫无了解。

我只好对孙教授和Shirley杨做了些简单的解释:在汉唐时期的摸金校尉手段中,就有问天打卦的举动,也就是所谓的“问墓”之术,根据使用巫卜器物的不同,此术自古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烛照镜卜,另一个是烛照龟卜。

摸金秘术的核心元素是《易》,《易》的核心则是“天人相应,生生不息”,如果换置到现代的概念,可以理解成介于心与物之间。心与物应该是一体的,“心”即是人,“物”即是天,心与物本是一体,既不能纯粹地唯心,也不能彻底地唯物。

连接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元素,即是风水一道中所言的“气”,在生气充盈的上善之地,可以利用风水秘器,来窥测这层无形无质的“生气”。

能够作为风水秘器的大多是上古青铜器,或者是用埋在风水宝穴中多年的龟甲龙骨,因为这些器物不能多次反复使用,所以唐宋之后,几乎再没有盗墓者用问墓占验的古老方法倒斗了,这是此术失传的主要原因。

孙教授声称,他在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到过不止一次,这“问”字诀应该是确有其事的,不是什么唯心的传说。不过归墟卦镜不比普通的青铜鼎器,古镜中的卦符都是按周天卦数排列,如果不了解古老的卦图卦象,谁又知道怎么使用?

我没有立即回答,将鱼、龙两枚铜符拿在手中,仔细想了想张赢川的指点。奥妙无穷的十六字周天古卦,包含卦象、卦词、卦数三项,它们的关系是:由卦数推演卦象,再由卦词解读卦象,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难说哪个主要哪个次要。

对此三项记载最为周全详尽的,应该是周天十六卦全图,但现在世上已经没有出土的遗存古物可见了,也许在地仙村古墓里还藏着一幅周天卦图,所以孙教授才肯舍家撇业,不远万里地跟我们来到这里冒险。

我以前对于真正的周天十六卦全图几乎一无所知,但我在南海时,曾听龙户古猜背诵过全篇的周天卦数,而我又有幸识得张赢川,在他的帮助下,通过对周天卦数和青铜卦镜、青铜卦符的反复推演,找出了使用归墟古镜的方法。

我对孙教授和Shirley杨说:“周天卦符有一十六枚,在不同的推演中分别有不同的特定符号来表示,鱼、龙、人、鬼代表了一个小周天的循环,专门用来占验古墓墟址的方位和空间。”

孙教授连连摇头:“谬论,简直太荒谬了。你如果说这四枚青铜卦符都是生命形态的象征,或者是生灵的象征,还多少有几分可信的程度,但它们怎么能代表方位和空间?差得也太离谱了。你那位张师兄多半是个江湖术士,分明是一派胡言,铜镜铜符都是绝世秘宝,你可千万不能乱用。”

以前在昆仑山的经历,使Shirley杨对我的易学理论比较信服,可她也觉得此事很难理解,说道:“我不懂《易》的变化之道,但老胡你说鱼、龙、人、鬼四枚青铜古符,可以用于占验古墓空间方位,是否有什么依据?”

我对众人说道:“别看孙教授研究龙骨天书许多年了,但确实是顽固不化、不开窍的脑子,他只能想象出鱼、龙、人、鬼四符是天地间的生命形式,却想不到更深的层次。天地空间的存在,恰恰就是针对生命而言的,这是天人一体的全息宇宙概念,其实这个秘密就在没有眼睛的青铜卦符上。”

孙教授一本正经地说:“我的研究成果虽然没得到重视,可毕竟是研究了不少成果出来,成果始终是客观存在谁也抹杀不了的,至于我是不是不开窍的脑子,也不是你们年轻人说了算的。你且说说这没有眼睛的古符和空间、方位有什么联系?我丑话说在前边,别看归墟古镜是你从海底捞回来的,可我绝不能听你胡诌几句,就让你随便毁坏这稀世珍宝。”

我不屑地“哼”了一声,对孙教授说:“我要真想随便废了这面青铜古镜,您还真就拦不住。不过老胡我向来以理服人,今天就给您补一课,赶紧拿笔认真记录,不要居庙堂之高就变得目光短浅看不清江湖之远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