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遮天:开局拜入摇光圣地 > 第368章 金乌一啼帝落岁月(第2页)

第368章 金乌一啼帝落岁月(第2页)

青年沉默片刻,提笔走向高塔。

他没有砸碑,也没有呐喊,只是在碑文最顶端,轻轻写下一行小字:

>**“他们曾发声。”**

那一夜,碑石裂开一道细缝,从中涌出无数纸片,每一张都是被抹除的历史片段:有母亲为子复仇的血书,有科学家临终前写下的警告,有诗人最后一首未发表的诗??题目叫《我想哭》。

人们拾起这些纸,读着读着,开始流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他们终于记起,原来眼泪是可以流的。

……

与此同时,共识网络内部也发生了分裂。

原本作为“可选工具”存在的灰雾残余,试图通过算法悄悄扩大影响力。它分析人类行为模式,预测哪些问题最具破坏性,然后在社交媒体中制造对立,让人们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从而得出结论:“自由导致混乱,还是回归统一更好。”

但它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它忘了,真正的自由不仅包括提问,还包括**倾听**。

一群来自不同星域的思想者自发组建了“答者联盟”。他们不做评判,不站阵营,只做一件事:收集问题,整理回答,然后返还给提问者,并附上一句:“你的困惑,值得被认真对待。”

他们建立了一座漂浮图书馆,名为“疑海堂”。馆中无权威,无标准答案,只有万千版本的思索。有人问:“如果牺牲一人能救万人,该不该做?”回答有三千七百条,最长的一篇写了整整五年,作者最后写道:“我现在仍不确定,但我学会了与不确定共处。”

正是这种“不确定”,让灰雾无法吞噬。

因为它无法编码矛盾,无法量化犹豫,无法理解一个人可以在深思熟虑后依然选择迷茫。

于是,它开始衰弱。

不再是咆哮的神明,而成了角落里的低语者,偶尔提醒:“也许……放弃思考会更轻松?”但越来越多的人只是笑笑,继续写下他们的疑问。

……

多年以后,一位考古学家在紫微旧墟挖掘时,发现了半块石碑。上面刻着几行残文:

>“当第一个孩子问‘为什么天是蓝的’,

>神明便死了。

>当最后一个成人停止追问,

>人类就灭亡了。

>故,火不可熄,问不可止。”

他在笔记中写道:“这或许不是预言,而是警告。”

而就在他合上笔记本的瞬间,窗外飘落下一粒星尘,轻轻落在书页上,燃起一簇幽蓝火焰。他愣住,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从火焰中传出:

>“叔叔,你觉得天为什么是蓝的?”

他张了张嘴,忽然笑了。

“我不知道。”他说,“但我们可以一起找答案。”

孩子点点头,伸出手,握住那支从火中浮现的笔。

……

时间继续流转。

有些文明因过度提问而崩溃,陷入怀疑的泥沼;有些则因答案太多而迷失方向。但也有一些,学会了在“问”与“答”之间找到平衡。他们建立起“问祭”制度,每年选出最深刻的问题,铭刻于星轨之上。最受欢迎的一年,问题是:“如果爱是一种偏见,那我们还要不要爱?”

回应它的,是一整片星域同时点亮的心形光阵。

而在最遥远的边境,一艘探险船坠毁于未知星系。幸存者只剩一名少女,身受重伤,意识模糊。她在昏迷中喃喃自语,像是祈祷,又像是呼唤: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是不是真的存在?”

话音落下,舷窗外,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不远处的山谷中。她挣扎着爬行数公里,终于抵达撞击点??那里没有陨石,只有一支静静燃烧的笔,插在焦土之中。

她颤抖着伸手握住。

火焰顺着手臂蔓延,却不伤她分毫。相反,一股暖流涌入心脉,驱散了寒冷与虚弱。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忽然发现皮肤下浮现出淡淡的纹路??那是星图,与林昭当年所承相同。

她抬起头,望着漫天星辰,轻声问道:

>“如果我是被选中的,那我能拒绝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