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星环炸裂。
不是毁灭,而是播撒。
亿万光点如雨洒落,坠向每一颗星辰。每一粒光,都是一枚新的“星尘”,也都是一支微型燃烧的笔。它们落入沙漠、海洋、城市、荒原,甚至动物、植物、机械的生命场中,静静等待被拾起。
宇宙进入“问答时代”。
有些星球上,人们开始自发书写《凡人问》的续篇,用不同语言、不同符号表达同一个主题:**我可以不一样吗?**
有些文明则选择接入共意识体,但他们是以“自愿协议”形式加入,随时可退出。灰雾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被改造为一种可选工具,名为“共识网络”。
而在最偏远的一角,一个小女孩捡起一枚发光尘埃,放在耳边,听见了一个声音:
>“你想改变什么?”
她想了想,笑着说:“我想让冬天不再冷。”
三天后,她的村庄降下了粉色的雪,温暖如春。
与此同时,林昭的身影渐渐透明。
他完成了载体的使命,信念之力耗尽,肉身即将消散。但他没有恐惧,只有平静。
临终前,他望向星空,轻声道:
“我不是救世主……我只是第一个敢说‘不对’的人。”
风起,吹散了他的形体。
但就在最后一息,他看见远处一颗陌生行星上,一道身影拾起了地上的笔,点燃火焰,抬头望来。
那人,长得竟与他七分相似。
……
许多年后,一本无名古籍在星际图书馆被发现。书中记载了一段传说:
>“远古之时,有九星逆命,一人持笔问道。
>火起于荒庙,终燃遍星河。
>后人称其为‘拾火者’,然无人知其名。
>唯见每逢新文明觉醒之夜,天上必落一星尘,化作蓝焰之笔。
>凡有孩童拾之,耳畔即闻一问:
>??你想不一样吗?”
书末附有一幅插图:一位少年立于废墟之中,手持燃笔,身后八道光影并肩而立,第九道光影则由万千星辰汇成,照亮长夜。
而在画作角落,一行极小的字迹隐约可见:
>**问题永不断绝,故火种永不熄灭。**
宇宙深处,某颗流浪行星表面,沙丘缓缓移动,露出半截铜铃残柄。它微微一颤,发出无声的共鸣。
仿佛在回应某个遥远的呼唤。
又仿佛,只是在等待下一个拿起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