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四百零八章 景恬霸凌赵姐来电6 5k(第1页)

第四百零八章 景恬霸凌赵姐来电6 5k(第1页)

……

……

饭局来到了尾声。

化身“专属男保姆”的顾清,总算成功把闹别扭的大甜甜给“喂”饱了。

嗯,是真正意义上的、肚子吃得饱饱的“饱”。

“怎么样?吃饱了吗?”

。。。

张松文站在昆仑之巅,风如刀割,却再无法动摇他的心神。手中的水晶音叉微微震颤,仿佛与大地深处某种节奏悄然同步。他低头凝视那透明的器物,内部似有无数细小光点游走,宛如星河在血脉中奔涌。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他缓缓将音叉贴于胸口,印记处猛然灼热,一道波纹自接触点扩散而出,竟在雪地上刻下了一圈复杂的声纹图腾??七重同心圆,每一环都标注着一个坐标:塔克拉玛干、敦煌、昆仑、亚马逊雨林、冰岛极光带、蒙古草原,以及最后一处,深埋于马里亚纳海沟三千米下的未知金属结构。

“第七环已启。”他轻声念出,声音不大,却被风裹挟着传向四面八方,“但第八……才是归音之始。”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播放那段来自幻听中的编钟乐谱。音频一出,空气竟泛起涟漪,远处雪峰回应般发出低鸣。静怡此前分析过这段信号,发现其频率并非单纯音乐,而是一种“时空锚定波”,能与特定地质构造产生共鸣。更惊人的是,乐谱末尾隐藏着一段逆向声码,解码后是一句用老式汉语拼音写成的话:

>“若你听见此音,请替我告诉桂兰,她种的那株紫藤,今年开花了。”

张松文心头一颤。赵桂英的女儿,赵桂兰,正是他在跑男第三季结识的非遗传承人。当年她因坚持复原唐代燕乐而被嘲“迂腐”,唯有张松文公开支持,并邀请她参与节目配乐创作。后来她悄然隐退,据说去了西南边陲研究古调。没想到,这条线索竟穿越五十余年光阴,再度浮现。

他立刻拨通静怡的加密线路。

“我要去云南怒江。”他说,“赵桂兰最后一次登记住址在那里。”

静怡沉默片刻:“可‘母谱’之心只允许全频歌者短暂停留,你已承受一次维度跃迁,再强行激活高频共振,可能会导致意识离散。”

“我知道。”张松文望向远方,“但有些歌,不是为了唤醒世界,而是为了一个人回家。”

三日后,他抵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一座半山村落。这里云雾缭绕,梯田如链,村口立着一块斑驳石碑,上书“紫藤谣?1968”。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正坐在屋前编织竹篓,听见脚步声抬头,目光落在张松文脸上时,忽然怔住。

“你是……松文?”她的声音沙哑却清晰。

“赵老师?”张松文快步上前,“您知道我来?”

赵桂兰笑了笑,眼角皱纹如叶脉舒展:“母亲临终前说,会有一个唱歌的人来找我,带着她的音叉和一句花开的消息。”她指了指院角??一株粗壮紫藤攀满木架,淡紫色花穗垂落如瀑,微风拂过,花瓣飘落间竟发出细微和声,像是有人在轻轻哼唱。

“这藤……不是普通的植物。”张松文走近,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片段。

“它是‘声根’。”赵桂兰轻抚藤蔓,“母亲当年从敦煌带回一段飞天壁画上的藤影,说那是‘母谱’的记忆载体。只要有人唱对开启之曲,它就会回应。”

张松文闭目,回忆起在“母谱”之心所见的乐舞长河。他缓缓开口,唱起一支无名古调??那是他在幻境中听到的,由汉唐乐师们合奏的引路之歌。音符甫出,紫藤骤然发光,每一片叶子都泛起柔光,整株植物如同苏醒的乐器,开始自行振动。

嗡……

一声清越笛响凭空响起,竟来自藤蔓中心!紧接着,一段影像投射于空中:年轻的赵桂英身穿列宁装,怀抱陶埙,在一间昏暗地下室录制音频。她对面坐着一名少女,眉眼与赵桂兰极为相似。

>“桂兰,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春晖计划’终于重启了。妈妈没能完成的事,交给你,也交给未来愿意相信歌声的人。这支紫藤,是我用最后的生命能量培育的‘记忆节点’,它储存着通往‘海底锚点’的导航密钥??只有至亲之人的血,加上正确的歌,才能解锁。”

影像戛然而止。

赵桂兰颤抖着割破指尖,鲜血滴落在紫藤主茎。刹那间,藤蔓剧烈扭动,根部泥土裂开,露出一枚青铜匣子。张松文小心翼翼取出,打开后,里面是一卷羊皮地图,绘着太平洋海底地形,中央标记着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旁边写着四个字:

>**归音之墟**

“这就是最后一个节点。”他喃喃道。

当晚,他将所有资料上传至“声态共生研究院”。静怡连夜建模,结合此前马里亚纳海沟的脉动数据,终于确认:那座金属结构是一座远古文明建造的“声能转换塔”,功能类似放大器,能将人类集体歌唱的能量转化为稳定的空间场,维系“母谱”网络运转。但它目前处于休眠状态,需以“全频歌者”的声音为引,配合七大地理节点的共振,方可激活。

“但我们没有深海载人设备。”静怡忧心忡忡,“而且水压超过一千个大气压,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我不需要设备。”张松文平静地说,“‘母谱’之心给了我新的能力??只要歌声不断,我就能在声波通道中穿行。”

他想起了阿依古丽送他的铃铛花。那朵花早已干枯,却被他制成标本随身携带。昨夜,他在梦中听见花魂低语:“水流之处,必有回响。”

七日后,中国“蛟龙号”深海探测任务临时变更航线,搭载张松文与一套特制声学装置驶向马里亚纳海沟。临行前,全球百万志愿者通过“春晖之声”平台同步收听直播。张松文站在甲板上,望着无垠海面,举起水晶音叉,轻轻一敲。

嗡??

声波入水,瞬间激起奇异涟漪。海豚群从四周汇聚,围绕船只游弋,它们的叫声竟自动排列成和弦序列。静怡远程监测到,海底那座金属塔的脉动频率开始上升,与音叉共振完全同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