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看起来似乎非常绕。
但只要捋清其中的关系,就感觉很清楚了。很多人提到历史朝代的时候,喜欢在前面冠以姓氏,比如说刘汉、李唐、赵宋、朱明。
在很多人的眼中,皇权和王朝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个逻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实操作运转一个王朝,需要一个个人去真真切切的管理。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朱家的江山,但管理人员却是朝臣,是底层的官绅、小吏,而他们就是大明的统治阶级。
人是复杂的,他们有着各自的人情往来,利益牵扯。
世上大公无私的人,终究是凤毛麟角,也正是因此,每当出现的时候,都会被大肆书写。
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去阐述皇权和统治阶级的关系。
大明是朱家的,但他们只是大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封建王朝,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除非这个皇帝是昏君、暴君。
否则,皇权是需要协调的,是受到一定遏制的。
当然,若是皇帝的能力比较强的话,大多数的情况下,意愿都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
比如说朱元璋、朱棣,他们两个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他们想做的事情,即便是有人反对,最后还是能够做成。
但是,他们有些时候也是需要妥协。
比如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他也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能直接一言就将丞相制度废除。
这还是能力强的情况下,若是能力不强,就更坏事了。
大明后期皇帝一个个年纪轻轻就死了,真的是因为疾病?若真是因为疾病的话,那些能力强的皇帝怎么能多活一段时间?那些藩王怎么一个个都那么长寿?说白了,士绅的统治力量太强了,他们架空了皇帝的权利。
这句话可不是空口白话瞎说,而是有史为证,时隔不知道多少岁月,在皇权至上的年代,竟然出现了名臣时代,这就将一切彰显的淋漓尽致。
什么是名臣时代?
历史上,有能力的大臣多了去了,怎么就大明出现了名臣时代?
说白了,大明后期的时候,皇帝的权利,已经被大臣给搜刮走了。
有了权利的加持,名臣时代出现也就变的非常正常了。
若是权利依旧在皇帝手中,那就没有什么名臣时代了,而是某某中兴!
比如汉朝的昭宣中兴、唐朝的元和中兴、再不济还有宋朝的南宋,但是,大明呢?
大明的中兴???大明没有中兴!
即便是出现了有能力的皇帝,但因为要动士绅们的利益,往往刚刚冒头,便会被无情的按死。
皇帝怎么了?皇帝也得死!皇权和臣权,就好像是一个天枰,你这边多一点,他那边就少一点。
臣子习惯了大权在握,并且已经根深蒂固。
咋滴?你皇帝想要掌权?门都没有!细看大明历史,其实大明后期的皇帝,日子过得其实挺惨的,比任何朝代的皇帝都要惨。
这就导致,大明出现了很多在常人看来十分奇葩的皇帝,什么蟋蟀皇帝啦,什么修仙皇帝啦,什么木匠皇帝啦等等。
咋滴,大明盛产奇葩对吧?基因不行?
朱元璋,乞丐出身,唯一以南伐北成功的皇帝。
朱棣,战争狂人,唯一封狼居胥的皇帝。
这两人的基因你说不行?
别自欺欺人了,大明奇葩皇帝之所以多,就是权利没了,然后,这些皇帝直接就选择摆烂了。
当然,他们的摆烂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因为他们要是不摆烂的话,可能就会被弄死。
摆烂就很爽了,朝中大臣们斗得你死我活,但是,他们都得需要哄着皇帝。
这种情况,能怎么办嘛?
“缺陷?什么缺陷?”朱棣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