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刑警日志 > 第1934章 死亡原因和时间(第2页)

第1934章 死亡原因和时间(第2页)

专案组连夜核查,果然发现刘振海名下多家关联企业存在巨额异常转账,且近两年有多名员工离职后失联。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位曾任职财务的女子三个月前跳楼自杀,遗书中写道:“我签了假账,害了人,也害了自己。”

随着调查深入,一张庞大的黑色利益网逐渐浮现:刘振海不仅涉毒,还勾结个别执法人员,伪造事故掩盖命案,甚至利用冷链系统进行非法器官运输。而赵志明,这位退役老兵,以近乎自毁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撕开了这道口子。

“他不是凶手。”杨林看完材料,声音沉重,“他是受害者,也是……执行者。”

陆川久久未语。最终,他拿起电话:“通知纪委、缉毒局、检察机关,联合成立专案组。这已经不是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而是涉及公共安全、执法腐败的重大案件。”

一周后,刘振海被捕。其办公室保险柜内搜出大量现金、枪支及数十份匿名举报信原件??全都被人为扣押,从未上报。两名涉嫌包庇的治安民警也被采取留置措施。

赵志明因非法处置尸体、妨碍司法公正被依法批捕,但在庭审时,数百名市民自发联名请愿,请求轻判。法官当庭宣读判决书时说:“被告虽触犯法律,但其行为源于亲情与正义的双重驱动。在这个本应由国家机器守护却一度失守的角落,他选择了以血肉之躯对抗深渊。我们不能因此免除法律责任,但必须承认??有些代价,不该由一个人默默承担。”

最终,赵志明获刑三年,缓期五年执行。

宣判当日,他走出法院大门,阳光刺眼。一名年轻女子走上前来,递给他一封信:“我爸是三年前失踪的装卸工,他们说掉进货仓摔死了,可我一直不信。看到新闻后,我核对了您发布的线索……我想,您可能认识他。”

赵志明接过信,手指微微颤抖。他知道,这条路远未结束。

回到支队,陆川召集全体队员开会。

“这次案件提醒我们,很多悲剧并非孤立发生。”他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每一个被忽视的报案,每一条被搁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惨剧的导火索。我们不能等尸体出现才开始破案,我们要学会在沉默中听见呐喊。”

会后,杨林提交了一份提案:建立“高危职业群体预警机制”,针对物流、货运、夜班工人等易受侵害又难以维权的群体,设立定期走访、匿名举报通道与心理干预服务。

一个月后,试点项目在南郊物流园启动。园区新增十处高清摄像头,配备AI行为识别系统;每个班组设立安全联络员;员工可通过扫码匿名反映问题,信息直通公安与劳动监察部门。

首日,就有三条举报上传:一条关于仓库主管克扣工资,一条反映夜间巡逻保安收取保护费,第三条写着:“有人半夜用车偷偷拉东西出去,像是尸体。”

经查,所谓“尸体”其实是报废冷冻猪肉,虚惊一场。但陆川并未一笑置之。他在例会上说:“宁可十次误报,不可一次遗漏。群众愿意信任我们,才是最大的胜利。”

某个深夜,杨林加班整理卷宗,手机忽然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陆队,我是赵志明。我在边境线附近跑运输,发现一辆冷藏车频繁往返无人区,车牌套用,驾驶员换了好几拨。车上气味很怪,像是消毒水盖不住的腐味。我已经拍下车牌和行车轨迹,发你邮箱。别告诉别人是我提供的,我不想再惹麻烦。”

附件里,几张模糊照片静静躺着,其中一张,车门半开,隐约可见内部铁钩悬挂着不明包裹。

杨林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向陆川办公室。

灯还亮着。

窗外,城市依旧沉睡,唯有警局大楼彻夜通明。

又一个黑夜开始了。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名环卫工人清扫路边落叶时,从排水沟捞起一只儿童鞋。他皱了皱眉,捡起来看了看,鞋底刻着一行小字:“阳光小学定制款”。

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拨通了110。

“喂,警察同志,我发现一只小孩的鞋子……单独一只,在下水道口……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接线员温柔回应:“谢谢您,我们会马上派人过去查看。”

电话挂断,她立即转接辖区派出所。

值班民警起身穿衣,带上执法记录仪,驱车前往现场。

风依旧吹着,带着春末夏初的温热。

在这座永不真正安眠的城市里,总有一些人,在黑暗中睁着眼睛。

他们不求铭记,也不为荣耀。

只为当有人消失时,有人记得去找;

当有人沉默时,有人愿意倾听;

当有人坠落时,有人伸手去接。

这就是刑警的日志??不是传奇,不是神话,

而是日复一日,在琐碎与疲惫中坚守的一线光明。

哪怕微弱,也不熄灭。

哪怕漫长,也绝不退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