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真君驾到 > 第324章 真名揭示(第2页)

第324章 真名揭示(第2页)

他曾以为,所谓文明,不过是强者书写的篇章;所谓历史,不过是胜者裁剪的记忆。可现在他发现,真正的力量,并不在庙堂之高,也不在仙山之巅,而在灶台边的一碗粗茶,在田埂上的一声吆喝,在孩童口中传唱的歌谣里。

这才是最难抹除的东西。

“你赢了一时。”他对虚空中低语,“可规律仍在,轮回不息。我会等,等到你们疲惫,等到希望枯竭,等到最后一人忘记你的名字。”

可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刹那,指尖玉符竟自行崩解,化作飞灰。

【史】怔住。

这不是外力所毁,而是……它自己拒绝生效。

某种超越个体意志的存在,正在悄然改写规则本身。

***

三年后。

中原大旱,赤地千里。朝廷闭门议政,佛道两宗各施法术,却皆无法唤雨。百姓易子而食,流寇四起,眼看天下将乱。

某日黄昏,一名布衣男子走入长安城西市。他貌不惊人,背着一只破旧行囊,腰间悬一块焦黑木牌。他在集市中央停下脚步,取出一张黄纸,提笔便写。

围观者起初嗤笑:“又是个卖符的江湖术士。”

可当第一笔落下,空气骤然凝滞。那字迹并非寻常书法,而是融合了篆、隶、楷、草四体,每一划都似蕴含千钧之力。写至第三字时,天边乌云悄然聚拢。

有人认出了那三个字:**救苍生。**

这不是祈愿,不是祷告,而是一道命令。

仿佛书写之人,并非请求上天垂怜,而是以人间正气,逼迫天地回应!

第四字落笔,狂风大作。第五字完成,电光撕裂苍穹。第六字终了,大雨倾盆而下!

全城百姓跪地痛哭,有人高呼:“真君回来了!”

男子却不答,收笔入囊,转身离去。有人追上去想问姓名,却被一股柔和力量推开。只见他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雨幕之中,唯有那句“救苍生”三字悬于半空,久久不散。

同一时刻,东海之滨,一艘破船搁浅岸边。船上仅存一人,披发跣足,怀抱半卷残册。他挣扎爬上海滩,用手指在湿沙上划下几行字:

>“吾随周兄游历九州,亲见百姓疾苦。今白泽书毁,吾亦不愿再做旁观之史。自此之后,吾将以血为墨,以骨为笔,记下真实之世事。”

>

>“若有后来者读此书,请记住??历史不该冰冷,它应有温度,有疼痛,有眼泪,也有希望。”

写毕,他咳出一口鲜血,含笑而逝。海浪涌来,带走尸身,却未能抹平沙上文字。相反,潮水退去后,那几行字迹更加清晰,仿佛刻入大地深处。

十年过去。

北方草原兴起一支义军,首领乃一女子,手持无锋古剑,率十万牧民对抗暴政。她每战必先冲锋,铠甲遍布刀痕,脸上却始终带着笑意。有人问她为何不怕死,她答:“因为我见过真正的英雄。他们不是天生神力,也不是命中注定,只是在该挺身而出的时候,没有后退。”

她在战场上留下一句话:“若天下无公道,我便做一把剑。”

南方书院中,年轻学子们围坐篝火,传阅一本手抄秘典。书中记载的不再是帝王将相功绩,而是普通人的抗争:有农妇为护子女独斗猛虎,有书生拒受贿赂宁死不屈,有匠人耗尽一生只为修复一座危桥……

书末附言写道:“此书名为《炎黄纪?民间卷》,由三百六十二位无名者口述整理。我们或许不会留名青史,但我们活过,爱过,战斗过??这就足够。”

西北戈壁,金天王独坐沙丘,面前插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刀。他已不再征战,每日只是擦拭兵刃,哼着古老战歌。某夜,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不远处。他走去查看,发现陨石中心嵌着一枚晶莹玉符,上面刻着两个字:**重启。**

他冷笑一声,一脚踩碎:“老子不信命,更不信什么‘重启’。这世道好不好,得靠人拼出来,不是靠你们这些躲在时间背后的老家伙随便按个按钮。”

说完,他将铁刀插入陨石裂缝,盘膝坐下,闭目养神。从此,那处成了旅人歇脚之地,被称为“守刀台”。

百年之后。

皇宫深处,一位皇帝面对群臣质问:“为何祖训严禁提及‘真君’之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