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不起波澜,但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一位女教师匆匆赶来,正是他班主任。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愧疚与心疼。
“小川,对不起……我去你家走访才知道真相。你不仅没偷懒,还每天五点起床做饭、喂药、送奶奶去医院……你是老师见过最坚强的学生。”
她蹲下身,抱住男孩:“以后作业迟交没关系,只要你平安、快乐。而且……学校决定为你申请助学金,还会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定期陪你聊天。”
男孩在她怀里痛哭失声。
围观村民默默退开,有人抹眼泪,有人掏出手机记录这一刻。当晚,这段视频传遍全国,引发教育系统改革讨论。三个月后,教育部出台新规:严禁仅凭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必须建立“家庭困难识别机制”与“情感关怀档案”。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泥地上一行稚嫩的倾诉。
多年后,那位名叫小川的男孩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专为困境儿童发声。他在自传中写道:
>“那天我问井:‘真的会有人帮我吗?’
>它没回答,但它让我遇见了愿意弯腰听我说话的人。
>所以现在,轮到我去弯腰了。”
莲林之外,世界仍在动荡。战争未绝,贪腐尚存,冷漠依旧如霜。但每当黑夜降临,总有些地方亮起灯火??不是辉煌的霓虹,而是小小的、温暖的灯。
乡村诊所里,医生熬夜看完最后一个病人;
城市天桥下,志愿者为流浪者送去冬衣;
监狱高墙内,一名囚犯读完《续语录》,提笔写下第一封悔过信;
雪山哨所中,士兵对着星空低语:“阿妈,我守得住。”
这些光很微弱,连在一起,却足以刺破长夜。
某年除夕,莲林迎来一场罕见的大雪。天地皆白,万籁俱寂。井面结了一层薄冰,却仍有字迹透过冰层浮现:
>“新年快乐。
>别忘了,问问身边的人:
>‘你还好吗?’”
当晚,全球七十四座与心灯有关的地标同步点亮灯火。人们自发聚集,不分国籍、种族、信仰,彼此拥抱,互道平安。社交媒体上,#你还好吗#成为年度热搜第一。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讲话:“真正的和平,始于一句真诚的问候。”
而在遥远的北极科考站,一名科学家望着极光喃喃自语:“你说,这光……是不是也有人在问‘你还好吗’?”
没有人回答。
但那一刻,他拿起卫星电话,拨通十年未联系的父亲:
“爸……你还好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哽咽的声音:“儿啊……我一直在等你这句话。”
春雷再次滚过天际。
莲林复苏,新芽萌发。井水清澈如初,倒映苍穹。一个新生婴儿被母亲抱至井边,放入小小摇篮置于莲叶之上。孩子睁着乌黑的眼睛,望着天空,忽然咯咯笑了起来。
井水轻轻荡漾,浮出三个字:
>“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