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74章 贪狼犯紫薇天剑注定要遇到破军(第1页)

第574章 贪狼犯紫薇天剑注定要遇到破军(第1页)

“刺杀我的妻儿?

知道我家有多少大宗师吗?

你以为大宗师是萝卜白菜?

卞谋廷,你对武林高手,是不是有些误会?你把大宗师当成什么?

胜男、淮秀、盛兰,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宗师,走南闯。。。

春风拂过归墟废墟,吹动那片桃花,也吹散了碑前最后一缕余烬。少年走远后,石碑上的“文在”二字微微发亮,如同呼吸般明灭一次,随即沉入尘沙。

启明洲的春天一年比一年热闹。

书院不再有围墙,讲堂设在田埂上、溪流边、老树下。孩子们围坐一圈,或蹲或卧,手里拿着自制的竹笔,在泥地上写自己的诗。有的字歪斜如蚯蚓爬行,有的句子荒唐得让人发笑:“月亮是天空漏了个洞,星星是下面人家点的灯。”可没人嘲笑。老师只是问:“你为什么这么想?”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天有没有洞,宇宙是不是一间大屋子。

林昭的轮椅换了一辆又一辆,机关骨骼早已更新到第七代,连声音都变得柔和清朗,唯有眼神依旧深邃如夜。他不再执掌文巡司??那机构早在长明灯碎裂后的第三年就自行瓦解了。如今他是“百家讲坛”的常驻听者,每天坐着轮椅从南门进,北门出,风雨无阻。有人问他为何还来,他说:“我不是来听道理的,我是来听‘不一样’的。”

的确,这里的声音太多了。

西域来的游方僧说,《道德经》本不是五千言,而是八千,多出的部分被历代注疏者悄悄抹去,因为他们害怕“道可道,非常道”之后那句真话:“**权不可执,文不可统。**”

星际移民的后代带来一段量子录音,记录着某个已灭绝文明最后的对话片段:“我们赢了战争,却输给了语法。当所有动词都被规范成顺从形态时,反抗便再无法被说出。”

最离奇的是一个来自零号都市的流浪儿,七八岁模样,满身油污,却能在梦中背诵整部《山海经》,一字不差,且能用三十七种古音朗读。盲女乐师听了三天三夜,泪流不止,说这孩子嘴里发出的声音,属于一种从未存在于世间的语言??那是“文魂”最初的母语。

林昭悄悄录下了那段录音。他不敢听第二遍。

因为每次播放,阿蛮都会焦躁地低吼,额间朱纹炽热如火;而他自己,则会梦见一片无边的雪原,中央站着一个穿素衣的女人,背对着他,正在用血写字。等他走近,字迹已被风吹散,只留下她轻声呢喃的一句:

“我终于不是钥匙了。”

十年过去,人间变了太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铭心台前每年举行的“无字祭”成了诸天共通的仪式。不只是启明洲,就连铁炉城邦的机械残躯也会在这一天集体静默七秒,以电流模拟焚纸的噼啪声;南荒蛇母带领族人跳起古老的“言灵舞”,口中念诵早已无人理解的咒语;就连归墟边缘漂浮的幽魂,也会聚集成团,将记忆凝成光点投入虚空中某处无形之火。

人们渐渐发现,真正的告别不需要名字,也不需要文字。只要那一刻你是真诚的,天地自会听见。

可就在这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先是西域佛国掘出第二块黑石,上面没有字,只有一幅图:一盏灯悬浮于万人头顶,灯焰化作锁链,缠绕每一颗头颅。背面刻着四个小字:“**灯亡魂存。**”

接着,零号都市传来消息:一位研究“文震后遗症”的学者突然疯癫,在实验室墙壁上涂满符号,最后用激光刻下一句话便自毁终端:

“她没死,她只是藏进了每个人的喉咙里。”

更诡异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同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中,书架高耸入云,书籍浩如烟海。但所有书页都是空白的。唯一的光源来自中央一盏残破的小灯,灯芯似曾相识??像是一截枯枝,又像是一支断笔。灯旁坐着一个女人,低头写着什么,但从不抬头。每当有人靠近,她便轻声说:

“你想看哪一页?我可以为你写出来。”

醒来后,有些人发现自己会说一门陌生的语言;有些人的记忆出现了断裂,仿佛人生被重写过;还有极少数人,竟能凭空感知他人内心所思,如同听见无声的言语。

林昭知道,这是“文魂”的碎片在游荡。

长明灯虽毁,但它万年积累的能量并未消散,而是化作无数微光,寄居于识字之人的心中。每一个认真读过一本书、写过一句话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临时执灯者”。这不是力量,而是一种责任??你若滥用这份感知与表达之力,便会引来“文噬”,即思想反噬自身,最终精神崩解;唯有保持谦卑、诚实与开放,才能安然承载。

于是,“文心守则”悄然兴起。

不是律法,不是教条,而是一群普通人自发拟定的十三条准则,贴在各地学堂门口:

1。我愿说话,也愿倾听。

2。我信文字,但不信唯一解释。

3。我敬先贤,但不盲从经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