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七个小时,全世界通过“火种”平台同步观看了这场生命营救的全过程。每当一名孩子被抬出,镜头都会短暂聚焦他们的脸??苍白、惊恐,却又奇迹般带着一丝笑意,因为他们听见了。
他们知道自己被听见了。
上午十点零九分,最后一名学生获救。
下午两点,国务院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全面排查全国偏远地区校舍安全状况,并正式将“火种”系统纳入国家应急通信辅助网络。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的吕尧,却悄然关闭了直播。
他躺在屋顶的躺椅上,疲惫得连手指都不想动。陈素芬轻轻为他盖上毯子,坐在旁边,一声不吭。
许久,吕尧开口:“你说……如果我们没建那个中继站呢?”
陈素芬摇头:“别想如果。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不让‘如果’变成遗憾。”
第二天清晨,一封来自青石沟村的感谢信被扫描上传至“火种”档案馆。信纸是作业本撕下来的一页,字迹歪斜,却是全班十七个孩子轮流写的:
>“谢谢你们没有挂掉电话。”
>
>“谢谢你们唱歌给我们听。”
>
>“我以后也要建一个能让别人听见的地方。”
>
>“我长大了想当医生,治好刘老师的手。”
>
>“我不怕黑了,因为我知道,只要说话,就会有人回答。”
吕尧把这封信打印出来,放进书架上的木盒里,放在“XN-0001”旁边,标注为“XN-0002:第一次回应”。
几天后,他接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请他为全球脆弱社区设计一套“声音应急包”??包含便携式录音设备、太阳能充电模块、预录心理安抚音频的小型装置,用于灾难初期的心理干预。
他答应了。
项目启动会上,他提出一个看似荒谬的要求:“我希望每个‘声音应急包’里,都放一张空白磁带。”
“为什么?”有人不解。
“因为最重要的内容,永远不该由我们预先录制。”吕尧说,“而是留给那个在废墟下、在暴风雨中、在孤独病房里的人??让他她知道,这片寂静里,仍有一段空白等着被填满。”
会后,阿米娜找到他:“你知道吗?最近三个月,‘心灵图谱’数据库里新增了两万多条儿童倾诉记录。其中超过六成本来从未开口说过话的孩子,是在听了青石沟的故事后第一次录音。”
她笑了笑:“你点燃的不只是希望,是勇气的连锁反应。”
春天来临之际,“倾听剧场”全国巡演正式启动。
第一站正是吕尧的老家县城。演出当天,礼堂座无虚席,连走廊都站满了人。舞台上,孩子们用戏剧还原了“纸条”事件的全过程,而在谢幕环节,导演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全场灯光熄灭,只留下一盏追光灯照向观众席。
一位中年妇女缓缓起身,她是当年吕尧母亲的工友,也是少数几个知道真相的人之一。
“我一直没敢告诉你……”她的声音哽咽,“那天晚上,你妈下班回来,脸上全是伤。她蹲在厨房洗菜,一边洗一边低声说‘我受不了了’。可我没接话,我只是说‘忍忍吧,孩子还小’。”
她望着舞台上的吕尧,泪流满面:“如果那时候我能像你现在做的这样,听她说完,也许她就不会……”
全场寂静。
吕尧走上台,轻声说:“阿姨,谢谢你今天说出来。这不是你的错。是我们整个时代,都不懂得如何倾听一个女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