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四百五十章 一个女真人居然名列前三甲(第1页)

第四百五十章 一个女真人居然名列前三甲(第1页)

即便他们二人努力挺直腰板,试图表现出镇定,但那微微颤抖的指尖、紧抿的嘴唇以及略显苍白的脸色还是无可避免地暴露了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

一些站在他们附近的辽东同窗,投来的目光中也带着复杂的情绪,有同。。。

秋意渐浓,江南的稻穗垂首如谦卑的百姓,风过处,沙沙作响,仿佛天地也在低语。那日书院前射中龙眼的少女已入京师,成为民意司最年轻的监察使。她名叫沈昭,是当年三百六十七名百姓代表之一的女儿,自幼听着“心系苍生,即是真龙”的碑文长大,心中早无帝尊之念,只有一腔为公之志。

而京城之中,《昭明宪章》施行五年,已然深入骨髓。执政团三度更替,皆依律选举,毫无波澜。昔日勋贵门庭冷落,反倒有几位子弟投身工学院,研习火器与水利,竟也做出几项利民工程,得百姓称颂。科举考场内,女子占三成,边陲蛮夷之子亦可执笔答卷,策论之中常有惊世之言。国立医学院每年派出百名医官巡行乡野,天花、疟疾几近绝迹;农学院推广新稻种,亩产翻倍,饥荒之年再未重现。

然而,太平之下,暗流未息。

这一夜,京畿地动三震,非天灾,而是人为。地下深处,原本被封印的地火玄门残脉竟有复苏之兆,紫禁城西南角一口古井喷出赤雾,持续七日不散。钦天监连夜测算,得出八字批语:“阴魂未灭,借势重生。”

柳含烟闻讯,亲赴现场。她已年过五旬,两鬓染霜,然眉宇间锋芒不减当年。她立于井口,望着那缕幽幽红气缓缓升腾,忽觉胸口一阵刺痛??那是十年前与玉真子对决时,被心魔引余焰灼伤的旧伤,每逢邪气临近便会发作。

“她没死。”柳含烟低声说。

骆养性坐在轮椅上,由人推至井边,咳嗽两声:“三十年前,玉真子修《九幽换命诀》,以七具女体为寄主,每具寿尽,则魂魄转移。我们毁了她六具肉身,却始终未寻到第七具……如今看来,她早已潜伏朝中。”

“不止是朝中。”青鸢临终前留下的密信浮现脑海,“她说‘真正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怯懦与贪婪’。若玉真子尚存,必藏于权力最深处,借众人的欲望滋养自己。”

柳含烟闭目沉思良久,忽然睁眼:“查近五年所有参与储君试炼却落选之人,尤其是那些出身宗室、心怀不满者。另,调阅工部改建孝陵时的所有工匠名册,凡曾接触密室铁柜者,逐一排查。”

三日后,线索指向一人:朱瑾,原宁王支脉之后,三年前参加储君试炼,政绩考核第一,却因民意测评过低被淘汰。此人精通阴阳五行之术,现任钦天监副监,负责观测地脉异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母亲,正是当年南京孝陵修缮工程中一名普通绣娘,曾亲手缝补过那块包裹骸骨的红绸。

柳含烟不动声色,命沈昭以监察使之名召其入宫问话。朱瑾应召而来,神色从容,一身青袍素净,眉目清秀,谈吐儒雅,言及新政,竟多有赞许。

“夫人废除世袭,实乃千古壮举。”他跪拜道,“我虽落选,但从无怨怼。天下非一家之天下,此理我早已明白。”

柳含烟微笑:“那你可知,为何你民意评分最低?”

朱瑾低头:“因我在江南推行‘均田令’时,强拆豪族庄园,激起士绅联名上书,百姓虽得利,却惧事后报复,故不敢公开支持。”

“说得不错。”柳含烟点头,“但你忽略了一点??你在奏折中写道:‘待新政稳固,当迎正统归位’。何为正统?谁来定义?”

朱瑾脸色微变。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报:南京孝陵纪念馆昨夜遭雷击起火,青鸢牌位被毁,唯独那块刻着“心系苍生,即是真龙”的石碑完好无损,且碑面浮现血字:

>“第七灯燃,龙蜕将成。”

柳含烟霍然起身,目光如电:“你母亲是不是叫慧贞?”

朱瑾浑身一震。

“她不是绣娘。”柳含烟冷冷道,“她是玉真子最后一位寄主。你根本不是宁王之后,你是她用换魂术培育的‘新影龙’,背上应有飞鹰红痕!脱衣查验!”

侍卫上前按住朱瑾,强行撕开其衣袍。众人屏息凝视??果然,脊背之上,一道鲜红印记蜿蜒如鹰展翅,隐隐泛着诡异光泽。

“原来如此。”骆养性叹息,“她将自己的记忆与功力,通过血脉传承植入你体内,等你成长,再借地火之力完成最终蜕变,重开帝统之路。”

朱瑾不再伪装,仰天大笑:“你们以为废除帝制就能终结轮回?可只要有人渴望秩序,就会有人自称天命!我母以七年寿命换来今日之局,值了!”

话音未落,他双掌拍地,口中念出古老咒语。刹那间,京城四方井口齐喷赤焰,地面龟裂,热浪冲天。太和殿梁柱摇晃,悬挂《昭明宪章》的铜链崩断,黄绢飘落尘埃。

“地火玄门,重启!”朱瑾狂吼,“我要让这腐朽的新政,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白影从天而降。

竟是那位曾在书院听童谣的老妪,手持乌木凤簪,凌空跃下,直扑朱瑾。她动作迅捷如少女,一簪刺入其肩胛,逼得他中断施法。

“阿箬?”柳含烟惊呼。

老妪回头一笑:“我不是阿箬,我是她姐姐,也是当年被玉真子掳走的宫女之一。她把我送去民间藏匿,临终前托我守护这新政十年。如今九年已过,还差一年……不能让你毁了它。”

原来,阿箬早知玉真子不会轻易消亡,故在临死前安排后手。她将妹妹送往江南,传授武艺与情报之术,并留下一枚信物??乌木凤簪,唯有持此物者,方能在关键时刻唤醒埋藏于京城各处的“守夜人”组织。

霎时间,街头巷尾涌出数百黑衣人,皆戴青铜面具,手持短刃,行动如风。他们并非官兵,而是十年来默默受训的平民义士,教师、农夫、织女、郎中……皆因信仰新政而自愿加入隐秘防线。

一场大战爆发。

守夜人以血肉之躯阻挡地火喷涌,用浸水麻袋封堵裂缝,更有医官冒险深入地下,投放冰晶药剂压制地脉温度。沈昭率民意司女卫攻入钦天监,摧毁主持阵法的七星铜盘;骆养性则下令开启皇城禁库,取出当年缴获的“镇龙钉”,由工匠紧急改装为地脉锁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