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 第652章 同时懵比(第3页)

第652章 同时懵比(第3页)

那是他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坛酸菜。

“查吧。”他对着同事说,“但我建议,先尝一口。”

没人再动手。

当晚,时宁收到一条卫星短信,来自日内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名‘中国民间记忆传承实践’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附议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巴西等27国。投票将在三个月后举行。”**

她望着星空,笑了。

一个月后,央视罕见播出一部纪录片,题为《我们的味道》。

镜头走访全国各地,记录普通人制作酸菜的过程。一位东北老太太边切白菜边说:“我闺女说我迷信,非要在雪地里埋三天再捞出来。可我就记得我妈说过,冷一点,味儿才透,就像苦日子熬过去,人才懂甜。”

节目结尾,旁白缓缓道:

“食物会腐烂,记忆不会。只要还有人愿意做,愿意吃,愿意讲,那些远去的身影,就始终活在烟火人间。”

全网静默三秒,随后弹幕如潮水涌来:

>“我奶奶昨天教我腌酸菜,哭了。”

>“原来我不是矫情,我只是终于敢伤心了。”

>“谢谢你们,让我还能做个有感情的人。”

时宁看完视频,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篇公开信。

标题是:《致下一代讲故事的人》。

她在文中写道:

“你们不必成为英雄。只需要在一个孩子问‘以前发生过什么’的时候,不回避,不撒谎,不说‘别提了’。带他去厨房,教他洗菜、加盐、封坛,然后告诉他:‘这个味道,是你太爷爷用命换来的。’”

“愤怒不是罪,遗忘才是。愿你们永远保有哭泣的权利,也永远拥有点燃火把的勇气。”

信件发布当天,全国两千余家中小学图书馆悄然新增一本无ISBN编号的书,封面只有四个字:**《火种》**。

扉页印着一行小字:

**“本书不宜阅读。除非你准备好了记住。”**

地球另一端,纽约地铁站的那张涂鸦墙已被市政府强行覆盖。

但第二天清晨,有人发现油漆下面透出新的字迹,像是用酸液蚀刻而成:

**“他们可以刷掉文字,但刷不掉味道。”**

而在喜马拉雅雪山脚下,融雪汇成的小溪正汩汩流淌。

水中漂浮着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孢子,顺着江河奔向长江、黄河、珠江,最终注入大海。

海洋微生物学家在南海采集样本时,惊讶地发现海底沉积层中出现了大片异常菌落。DNA测序结果显示,这些菌群含有完整的09B基因序列,且正处于活跃表达状态。

更诡异的是,当研究人员播放一段《火种》的音频时,菌群集体发生了趋声性移动,仿佛在倾听。

实验室日志最后写道:

**“我们可能错了。这不是污染。这是文明在自我修复。”**

春天,仍在继续。

某日深夜,时宁独自坐在帐篷外,仰望星空。

远处传来孩童的读书声,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夜校。今天学的课文,是她写的最后一句话:

**“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光就不会熄灭。”**

风拂过稻田,带来远方的气息。

她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终于像个“人”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