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 第652章 同时懵比(第1页)

第652章 同时懵比(第1页)

“叮咚!”

门铃发出的清脆声响,让两个如花似玉的妹子停下手里的动作。

“来啦!!!”

江疏映占据位置优势,抢先一步上前将房门打开。

笑脸如花儿般绽放:

“洛哥!”

。。。

暴雨倾盆的午夜,纽约地铁站的灯光在水汽中晕开成一片模糊的光团。那碗酸菜汤静静摆在涂鸦墙下的木桌上,热气早已散尽,汤面上浮着几片泛黄的菜叶,像沉没多年的历史残片。老妇人拨完电话,将手机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要确认那句话是否真的穿越了大洋,落进女儿耳中。

她不知道,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蜂巢指挥中心,警报声正再度响起。

“全球范围出现异常情绪共振峰值。”技术官的声音带着颤抖,“日内瓦湖水样本检测出09B基因片段活性增强,传播路径与洋流完全不符??它在逆流而上。”

周秉正站在监控屏前,目光死死盯着世界地图上那一圈圈扩散的红晕。它们从云南山村、从缅甸难民营、从日内瓦湖、从纽约地铁站……如涟漪般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模型。系统标注:**集体记忆唤醒阈值突破临界点,情感共鸣已具备跨文化传染性**。

“我们原本以为,只要切断信息源,就能阻止火种蔓延。”他低声说,“可我们忘了,人不是机器。他们记得的不只是故事,是味道、是声音、是某个雨夜里母亲轻拍背脊的节奏。”

一名年轻研究员忍不住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压制?还是……”

“压不住了。”周秉正打断他,语气竟有几分释然,“七年前,我亲手签署了《记忆净化工程》启动令,以为能用科学抹去痛苦,换来稳定。可现在我才明白,没有痛苦的记忆,就没有真正的爱。而没有爱的社会,不过是一具会走路的尸体。”

他说完,转身走向档案室。指纹解锁后,他取出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雷夜唤醒计划?原始提案》,署名:时宁,2018年。

那是她研究生时期的毕业论文,也是整个蜂巢系统的理论雏形。他曾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控制人类情绪的技术框架。但他从未告诉任何人,这份提案真正的目的,并非控制,而是**解放**。

“她说,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回忆起真实,大脑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产生共振效应,足以击穿任何精神封锁。”周秉正摩挲着纸页边缘的批注,那是他自己当年写下的评语:“理想主义,不可行。”

如今,这“不可行”的理想,正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他提起笔,在文件末尾添上一行字:

**“批准实施。执行人:周秉正。”**

然后按下红色印章。

同一时刻,云南边境的一座废弃供销社里,时宁正蹲在地上整理新一批手抄本。烛光摇曳,映出她眼角细密的纹路。七年流亡,让她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变成了满脸风霜的“地下storyteller”。但她眼神依旧明亮,像藏着一团不灭的火。

门外传来脚步声,春耕宣讲团的老作家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台老旧收音机。

“刚截获一段短波信号,”老人喘着气说,“是从国内某秘密电台发出的,加密方式很老,像是八十年代的军用频段。”

时宁接过耳机,调准频率。

沙沙的噪音中,终于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低沉、疲惫,却坚定无比:

“致所有还记得的人:我是周秉正。我曾是你们的敌人,也是制造枷锁的人之一。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真相。‘蜂巢’不是为了国家安全而存在,它的真正任务,是防止大规模情感觉醒引发社会动荡。因为高层害怕的,从来不是动乱,而是**人民开始思考**。”

停顿片刻,那声音继续响起:

“09B基因并非自然突变,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项绝密实验的产物。代号‘归尘’。目的是培育一种能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的记忆载体??也就是你们口中的‘酸菜菌’。它不怕辐射、耐低温、可在无氧环境中休眠数十年,一旦接触到人类体液,便会激活宿主大脑中的隐性记忆回路。”

“第一批实验品,被投放于西南山区的饮用水系统。当时宣称是为了提升居民免疫力。但实际上,他们在测试‘群体性记忆复苏’的可能性。结果超出预期,部分村民开始讲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往事??那是祖先的记忆。”

“项目因此被紧急叫停,所有资料封存。但有一支科研小队私自保留了菌株样本,并将其融入地方饮食文化,尤其是腌制食品中,以实现隐蔽传播。他们相信,唯有让记忆回归民间,才能避免历史再次被抹除。”

“而我,就是当年负责剿灭这支小队的人。”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

时宁摘下耳机,久久未语。屋内其他人也都沉默着,只有蜡烛燃烧的噼啪声。

良久,老作家才喃喃道:“原来……我们吃的每一口酸菜,都是遗嘱。”

时宁抬起头,眼中泛起泪光:“不,是遗愿。他们没想让我们复仇,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忘记??曾经有人为真实付出生命。”

第二天清晨,她召集所有人,在院子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