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559 重逢的第二乐章 黑与白下(第2页)

559 重逢的第二乐章 黑与白下(第2页)

一周后,他们交来了第一份成果:《拖堂进行曲》??由班主任踩高跟鞋从走廊尽头走来的脚步声为基础节奏,加入数学老师擦黑板时粉笔灰簌簌掉落的高频噪音作为装饰音,最后以铃声突兀响起收尾。

舒伯特听得笑出了眼泪。

与此同时,阿刘传来消息:她找到了第一届夏令营中那位自杀成员的家属,对方愿意提供遗物中的未完成手稿。那份乐谱没有标题,只有潦草标注:“给所有没能说完话的人”。

她在邮件里写道: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鼓起勇气打开那个盒子。里面除了乐谱,还有一叠信,全是写给已故母亲的,但从没寄出去。

>每一封都附着一小段旋律。

>我把这些旋律编成了人声合唱部分,准备在‘声音记忆馆’首展时首演。

>标题我想好了,就叫《未寄出的赋格》。

>舒伯特,你能来指挥吗?

他回了一个字:**好**。

筹备期间,于小北从非洲发来视频连线。画面里,十几个孩子正用自制的竹筒鼓、铁桶琴和椰壳摇铃排练《歪斜的弦》。语言不通,但他们靠节奏和手势完成了合奏。最后一个音落下时,全场欢呼跳跃,尘土飞扬。

“你知道吗?”她笑着说,“这里的孩子从不知道什么叫‘错音’。对他们来说,只要能表达,就是对的。”

文达也在远程参与。她将PTSD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即兴哼唱的片段输入算法模型,生成了一组低频共振音群,用于稳定情绪波动。实验结果显示,比起传统疗法,这种“私人化声音干预”能让患者更快进入放松状态。

“音乐不是药。”她在一次线上分享会上说,“但它是一扇窗。有些人困在自己的房间里太久,连光都不记得长什么样。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轻轻推开那扇窗,让他们听见外面的世界还在呼吸。”

王大虎则带着一群辍学少年,在废弃工厂办了一场露天演出。舞台上没有评分牌,没有评委席,观众席上坐着曾经驱逐他们的家长和社会工作者。当最后一个男孩抱着吉他唱完自己写的歌??关于被误解、被放弃、但仍想活下去的故事??台下有人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李安的新项目也取得突破。他开发出一种“情感映射引擎”,能让AI根据人类演奏时的微小偏差(如节奏延迟、力度起伏)反推其心理状态,并据此调整伴奏模式。机器不再追求完美同步,而是学会“陪跑”。

“过去我们训练AI模仿大师。”他在论文摘要中写道,“现在我们教它理解普通人为什么会弹错音。”

这一切,像无数条支流,最终汇向同一个源头。

开幕前一天,舒伯特独自回到旧礼堂。施工队已经撤走,只剩下几盏暖黄的地灯照亮中央舞台。那架修复后的钢琴静静伫立,漆面泛着柔和光泽,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友。

他走过去,掀开琴盖,手指轻抚琴键。

突然发现,在最低音区的一个键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抽出一看,上面写着一行熟悉又陌生的字迹:

>“如果你看到这张纸,请替我弹一遍B小调前奏曲。

>??林知遥,2003年”

他心头猛地一震。

林知遥!那个提出“创伤赋格”理论的心理学家,二十年前项目的灵魂人物之一。据说她在项目终止当天,在这架钢琴前坐了一整夜,第二天便消失不见,从此杳无音讯。

他深吸一口气,调好座椅高度,双手落在键盘上,开始弹奏巴赫的《B小调前奏曲》。

音符缓缓流淌,带着岁月沉淀后的重量。当他弹到第十六小节时,忽然察觉不对劲??某个和弦的共鸣异常清晰,像是有另一根弦在暗中应和。

他停下,仔细检查琴体内部结构,终于在共鸣箱夹层中摸到一块松动的木板。撬开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密封袋,装着一卷微型磁带,标签上写着:

>**《回声?林知遥独奏版》**

>献给所有不敢发声的灵魂

他的手微微发抖。

当晚,他把磁带交给专业机构转录。第二天清晨,音频文件传回。

背景是雨声,与当年他们录制的那段开场惊人相似。接着,钢琴响起,不是完整的《回声》,而是一段即兴变奏,围绕C-B-D动机展开,却充满了断裂、停顿、重复与挣扎。有时旋律几乎要崩塌,却又在最后一刻被某种坚韧的力量拉回。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