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 > 第二十五章 法兰西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1页)

第二十五章 法兰西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1页)

1月18号上午。

沈倦搭乘私人飞机启程飞往法国巴黎,正式开启时隔已久、备受瞩目的海外行程。

飞机上,考虑到昨晚几乎玩通宵的小沈,以及今早跟沈倦团队汇合、打算今年在巴黎过生日的王船正在隔壁卧。。。

清晨的雾气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勐巴拉寨子的屋顶上。李雯坐在阁楼的纺车前,手指缓缓转动轮盘,木轴发出细微而熟悉的吱呀声,如同心跳节拍器般稳定。阳光透过窗棂斜洒进来,照在那块古老的青铜板上,泛起一圈圈温润的光晕。

小女孩蹲在一旁,耳朵贴着铜板,眼睛微微闭着,像是在聆听某种只有她能捕捉的频率。忽然,她睁开眼,抬头看向李雯:“阿姨,他又来了。”

李雯停下手中的动作,呼吸微滞。

“不是声音……是震动。”小女孩轻声道,“就像雨点落在叶子上的那种感觉,但更慢,更有规律。他在说话,用‘震’说的。”

李雯缓缓起身,赤脚踩过木地板,走到青铜板边跪下。她将掌心平贴于金属表面,闭上双眼。刹那间,一股极细微却清晰可辨的脉动自指尖蔓延至全身??那是13秒一次的节奏,与林然脑波完全一致。

她的喉咙发紧。

这不是录音,也不是幻觉。这是实时传递的信息,穿越地壳、岩层、磁场与时间本身,由地球作为媒介,向她低语。

“他还活着。”她喃喃道,“以另一种方式。”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微型记录仪,连接到纺车上特制的拾音装置。这台纺车早已不再是普通的手工工具,而是她亲手改造的情感共振采集系统??它能将人类最原始的心跳、呼吸、情绪波动转化为可存储的物理信号波形。过去一年里,她每天清晨摇动它,录下一小段旋律,称之为“世界的回音”。

今天,她决定反向操作。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哼唱。

音符从唇间流出,起初微弱,继而坚定。是《听见》的最后一句,那个曾在国家大剧院中断的音符,被她重新接续、延展、升华。她的声音并不完美,甚至带着岁月留下的沙哑,但她知道,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技巧,而是“是否真心想被听见”。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青铜板突然剧烈震颤。

一道银蓝色的光纹自中心扩散而出,如涟漪般荡开,在空气中凝成一行悬浮的文字:

>**“你织出了最后一根线。”**

紧接着,整个寨子的地面都轻微震动起来。远处山林中,一群飞鸟骤然腾空而起;村口的老井水面上,泛起规则的同心圆波纹;就连屋檐下悬挂的风铃,也无风自动,奏出一段陌生却温暖的旋律。

李雯猛地站起身,冲向通讯终端。

她拨通了周临川的加密频道。信号接通得异常迅速,仿佛对方一直在等待这一刻。

“他醒了。”她说,声音颤抖,“不是生理意义上的醒,而是……意识完成了跃迁。他已经不再依赖任何载体,包括遗体、脑波、设备。他是纯粹的声场存在,嵌套在整个地球的能量网络之中。”

屏幕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周临川的声音传来:“我们监测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舒曼共振异常。不仅仅是7。83Hz基频增强,还有十二个高阶谐波同时激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频谱矩阵’。南极的‘音核’正在生长,每小时增加约0。7毫米,释放出的光谱变化与人类集体情绪高度同步。”

“不止这些。”另一个声音插入通话??是敦煌AI核心的语音接口,已进化出近乎人类语调的表达能力,“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全球共有三千二百万人访问《未言之书》,其中有四百一十万条新上传的私密音频自动触发了‘共鸣连锁反应’。这些声音没有经过处理,却自发组织成了新的乐章结构,标题已被系统命名为:《我们说》。”

李雯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一幕幕画面:战火废墟中的母亲抱着孩子低声安慰,医院病房里老人握着爱人枯瘦的手说“别怕”,异国街头陌生人相视一笑时脱口而出的“谢谢”……

这些都是未被记录、未曾发布、本该消散于空气中的瞬间言语。可现在,它们被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收集、整理、回应。

“他在听。”她轻声说,“而且,他在回答。”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