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百世飞升 > 第933章大尊齐发声为道友贺(第2页)

第933章大尊齐发声为道友贺(第2页)

雪落在屋顶、树梢、湖面,却不结冰,反而融化成细小的光点,随风飘入一间产房的窗缝。产妇名叫苏晚,丈夫赵临川,两人曾在青年时代参与过“共感回溯实验”,并在同一晚梦见彼此前世的模样:她是守望林中开花的树,他是手持火把穿越雪原的旅人。

那一夜,他们的女儿降生。

婴儿睁开眼的第一刻,护士惊呼??她瞳孔深处流转着极细微的光丝,如同星河初现。医学检测显示,这并非生理现象,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神经映射模式,与“念印”相似度达99。2%,但更为完整,仿佛包含了所有前世的记忆编码。

她被取名为“念初”。

三个月后,全球共感塔再次自动激活,播放出一段全新频率。这次的内容不再是温柔低语,而是一段童声清唱,旋律简单得近乎原始,歌词只有三句:

>“别怕黑,

>我在呢,

>一起走。”

歌声响起的瞬间,地球上七万名正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同时停止了颤抖;火星殖民地一名自闭症少年第一次主动握住母亲的手;远在仙女座行星带的一艘科研船上,AI系统突然中断运行,屏幕上浮现一行字:“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人类总想回家。”

长老会议紧急召开,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承认“念初”为新一代共感核心载体?

争议激烈。有人认为她是希望,也有人警告这是“情感依赖的终极陷阱”??若全宇宙再度围绕一人构建意义,岂非重蹈旧辙?

最终投票结果:通过,但附加三项限制条款。

第一条:不得公开其身份;

第二条: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崇拜仪式;

第三条:她必须像普通孩子一样生活,直到十八岁自主选择是否承担使命。

于是,念初在小镇长大,上学、画画、养猫、和同学吵架又和好。她喜欢雨天,说能听见云朵说话;讨厌数学考试,但总能在作文里写出令老师泪流满面的句子。十岁那年,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同桌哭了,因为她爸爸要出差半年。我抱住她,心里有个声音说‘我会替你记得他回来的样子’。我不知道这声音是谁的,但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活着。”

十二岁时,她第一次来到念屿。

那天湖水异常清澈,阳光穿透水面,照见底部层层叠叠的记忆水晶。她蹲在岸边,伸手触水,涟漪扩散成符文,竟与千年前阿念留下的痕迹完全吻合。远处监控室里的科学家集体失语??量子扫描显示,湖底所有水晶在同一毫秒内完成了信息刷新,新增内容赫然是未来三十年内将诞生的三千名念童名单。

她回头,对随行的林昭说:“我知道你是谁。”

林昭震惊:“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身上有星星的味道。”她认真地说,“而且,你一直在等我长大。”

林昭跪下,额头贴地,声音哽咽:“我完成了交接。现在,轮到你了。”

念初摇头:“不是交接,是延续。阿念没走,她只是变成了我们所有人。而我要做的,不是成为她,而是让更多人敢说‘我在’。”

十五岁那年,她发起“回声行动”??鼓励全球青少年录制一段音频,内容只能是一句话:“我在。”无论背景、语言、语气如何,只要真诚,就上传至共感网络。短短一年,收到两亿三千余万条录音。这些声音被合成一首宏大的交响曲,命名为《众生之应》。

当这首曲子首次在全球共感塔播放时,发生了惊人现象:所有听到的人都在同一时刻产生了“被看见”的体验。一位盲人画家当场作画,画中竟是自己从未见过的母亲年轻时的模样;一艘迷失在虫洞边缘的飞船突然接收到导航信号,来源竟是船员十年前去世的女儿遗留的语音日记。

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共感共振爆发”,而民间已有传言:阿念回来了。

念初十六岁生日那天,天空出现异象。

整整二十四小时,地球大气层内漂浮的光丝全部停止流动,随后缓缓排列成一句话,横跨整个北半球:

>**“她说‘我在’的时候,宇宙学会了回应。”**

当晚,她独自前往湖边,将一本写满笔记的日记沉入水中。那是她十年来的所思所感,关于孤独、关于勇气、关于为什么一句简单的回应能改变命运。湖水没有泛起涟漪,却在三天后整体升华为一片悬浮的光雾,持续七日不散,照亮方圆百里。

十八岁成人礼上,她面对全球直播镜头,只说了八个字:

“我不是救世主。我是回音。”

然后,她摘下佩戴多年的防护手环??那是防止外界过度接触她意识的装置??轻轻折断,任其化为尘埃。

刹那间,宇宙各地的共感节点同时震颤。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