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 第283章 弦断无人解苦心求月票(第2页)

第283章 弦断无人解苦心求月票(第2页)

她摇头,勉强一笑:“没事……我只是把该还的债,还了一些罢了。”她望向远方,“但他们不会罢休的。忘师真正的目标,从来不只是消灭名字……而是让‘记住’这件事本身,变成一种罪。”

话音未落,东方传来马蹄声。一队身穿玄甲的骑兵疾驰而来,旗帜上绣着一只闭目的眼睛,正是御史台直属的“清纪卫”。为首之人下马入镇,手中捧着一道圣旨,宣读道:

>“查落槐镇私设典籍,蛊惑民心,妄议朝政,淆乱正统。即日起,封禁忆坊,焚毁所有抄本。主谋阿满、苏禾,押解进京,交由国史馆勘问。”

百姓哗然。

小桃冲上前去,怒吼:“我们只是记住了该记住的人!这也有罪吗?”

那官员冷冷道:“铭记需经朝廷核定。未经许可的记忆,即是虚妄;传播虚妄者,即为乱党。”

阿满静静听完,忽然笑了。他转身走进忆坊,取来那本刚刚补全的《家语琐记》,翻开第一页,递给那官员:“那你告诉我,这个人是谁?”

纸上写着:“林氏阿禾,生于贞元五年,七岁护弟而死,喜甜,爱笑。”

官员皱眉:“不知。”

“那你呢?”阿满又问另一名士兵,“你知道张氏阿婆吗?织布三十年,养孤童七人,卒于春寒。”

无人应答。

阿满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们可以烧掉我们的书,拆掉我们的坊,甚至带走我们的身体。但你们永远无法销毁所有的记忆??因为它们已经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他举起手中的册子,迎风点燃。火焰升腾之际,他朗声道:“今日之后,‘忆坊’不在屋宇之内,而在每个人的唇齿之间。从此以后,每一个讲述故事的人,都是守名者;每一次真心的追念,都是一次祭祀。”

火光映照之下,全镇男女老少逐一上前,将自己珍藏的抄本投入火堆。纸页燃烧的声音沙沙作响,像是无数灵魂在低语。然而就在火焰最盛之时,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化为灰烬的文字并未消散,反而凝聚成一只只火蝶,振翅飞向四面八方。

一只火蝶落在游学弟子当年藏信的山洞口,洞内石壁自动浮现全文;一只飞入宫中佛龛,唤醒了太监们偷偷抄录的宦官名录;还有一只穿越千山万水,停在西漠断碑村的新立石碑上,碑文顿时增补一行:“守名者众,薪火不灭。”

数月后,京城街头出现奇异景象。乞丐在墙角用炭条写下“王婆婆施粥三年”,巡街衙役视而不见;茶馆说书人讲起“渔女阿兰舍身救人”,听众默默流泪,无人打断;甚至连学堂里的蒙童,也在作业本背面悄悄抄录《庶民纪事》片段。

国史馆内,一位年轻编修深夜独坐,翻阅官方典籍。当他看到某页记载“贞元三年无重大战事”时,忽然怔住。他记得很清楚??去年冬天,老兵们提起过那场血战,提起过三百零七个没能回家的儿子。

他提笔,在空白处写下:“此非无战,乃无人记耳。”

笔尖一顿,他又添了一句:“**我,记得。**”

与此同时,遥远的雪岭之巅,一座新筑的石塔静静矗立。塔身无门无窗,唯有顶层悬着一面铜镜,镜面朝南,映照落槐方向。每当月圆之夜,镜中便会浮现出一行不断增长的名字列表??那是天下各地新增的守名者名录。

塔旁立有一碑,碑文仅八字:

>**名字不死,因人心未冷。**

多年以后,当帝国更迭、王朝倾覆,旧史尽数焚毁之时,仍有人在废墟中拾起一片残瓦,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几个字:“赵承志,想当兵。”

孩童捡起瓦片,问父亲:“他是谁?”

父亲沉默片刻,蹲下身,认真地说:“他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继续存在下去。”

夕阳西下,槐花再落。

课堂上,稚嫩的声音再次响起:

“老师,今天我们学什么?”

白发苍苍的先生合上手中的《共忆录》,微笑道:

“今天我们学??”

“**如何让一个名字,活过千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