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刘府的家底,想必不会缺少这些东西。
等待期间,刘老爷与她立下交易字据,花五百两买下她的家豚养殖方法和几道豚肉菜谱,并请镖局和红叶堂一同作见证。
原来红叶堂的人也在队伍里,估计是随队监察江湖人的任务完成情况。
啧,看看这服务态度,活该人家能赚到钱。
不过有他们在,荣珍更放心了,收下银票按了指印,笑眯眯说:“刘老爷大气,还未验证就敢付出真金白银,怪不得大家都说您为人豪爽,既然您如此有诚意,我这儿还有份母豚的产后护理额外送您。”
这都是她在前几个世界无聊时看过的东西,完全默写下来不太可能,大致需要做什么还是清楚的。
刘老爷失笑,招手让管家再添一百两。
哇哦,荣珍在心里吹过一声口哨,觉得这位真是个能做大事的人,她把养猪的法子交给他真是找对人了。
六百两轻松到手,看得镖师头领和红叶堂的监察暗自咋舌。
等荣珍婉拒一块吃豚豚大餐的邀请离开之后,镖师头领不由得问刘老爷:“她就是一个江湖女子,还是那等身份,您又何必如此抬举她呢?”
就算那养殖豚的法子是真的,也值不上六百两吧。
除非是刘老爷故意抬举。
红叶堂监察则觉得刘老爷既然这般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又不是个傻的,再豪爽大方都不会给人白送银子,反而人老成精,一向无利不起早。
那么,“她卖与您的东西,恐怕都是真的,且能获利不菲吧?”
刘老爷笑着颔首,“那女子虽然一身江湖装扮,但看其言行举止并非寻常,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气质、阅历见识这些东西,不是你想遮掩就能轻易遮掩住的。”
何况他家就在养豚,也在一直摸索改良豚肉的法子,好给自家多条后路。
眼下因祸得福、否极泰来,终叫他遇到一位贵人。
六百两,看似多,实则他都嫌给少了,不过是不想给贵人招去麻烦,才只给六百两而已。
那法子颇有巧妙之处,即便最后没有验证起效,剩下的几道菜谱和母豚的产后护理也值得他花这六百两了。
这年头知识都是封闭的,无论是江湖,还是官场,亦或平民百姓,想要得到某些武功、典籍之类的东西,除了家传身教,就是自个儿摸索,没有其他路子。
三人谈话间,一股诱人的香味忽然传遍整个队伍,随后便有丫鬟小厮提着食盒来到刘老爷的马车前,将做好的几道豚肉美食奉上。
镖师头领闻得口水泛滥,称赞道:“这味儿还真香,色泽更佳,恭喜刘老爷。”
既然菜谱能做出如此吃食,想必其他法子都做不得假。
刘老爷这次捡到宝了。
刘老爷大笑着邀请两人下筷同食,并让厨娘们再做大份的送与护卫们尝鲜。
这一顿饭吃得比往日都香,休息时间也比之前多上大半时辰。
众人都以为是做好吃的耽搁了一些时间,实际上是刘老爷借着这件事的遮掩,趁机已在暗中做好准备。
他没忘记自家女儿疑似还在被采花贼觊觎着呢。
午后,车队再度启程,聚焦在荣珍身上的目光多了点,她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缓缓擦拭,擦完给毛驴一片片地削红皮萝卜吃,然后用仅露在帕子外的那双眼睛顺着目光一一看回去,直看得对方先顶不住移开视线。
车队一走大半天,路上有山有水,更多的却是黄土漫天、风沙扑鼻。
毕竟现在还是春日嘛,绿意开始遍山尽染是不错,可也有无尽的妖风在刮啊刮、刮啊刮的,一不注意就能卷起道上的黄沙尘土扑得你满头满脸、狼狈不堪。
还好荣珍为了伪装将自己武装到牙齿,只有眼睛受点罪,后悔出发前没弄条纱巾。
夕阳落下的时候,车队终于经过漫长的驰骋,停靠在一座破庙修整。
刘老爷进庙时,发现庙中已有一堆尚未熄灭的篝火堆,估计是走在他们前面的那对主仆留下的,二人没在这里过夜,倒是方便了他们。
随后大小姐带着人也赶了过来,两队人马默契地各自占据破庙一角。
因着要尽早休息,刘家准备的晚饭比较简单,野菜汤和大饼,凑合吃一顿。
荣珍没有被安排守夜,但她心头那种要出事的感觉依然如影随形,晚上入睡时并没有敢睡太死。
直到半夜时分,一声抓贼的大喊惊醒所有人,那只悬着的靴子才终于落地。
“快抓贼,有贼啊!”身穿自家小姐服饰的刘府丫鬟站在被掀翻厢顶的马车上大声喊,车下是刚刚和她一起藏在车里的几位女侠正与那贼子刀剑相斗。
贼子一身夜行衣,头脸都包着黑巾,让人看不清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