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权利不可剥夺,亦不需解释。”**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被听见**成为一种受保护的基本人权。
三个月后,世界悄然改变。
城市不再有情绪图谱广告屏,取而代之的是“静音花园”??专为不愿共享情绪者设立的庇护所;法庭废除“情绪回放系统”,恢复传统陪审团制度,允许被告保持沉默而不被视为可疑;联合国设立“沉默代表席”,专属于那些选择不发言的国家与群体。
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东京那座废弃神社。
某天清晨,神父发现手鼓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
>**“鼓声止处,真言始生。
>听者归来,修罗场熄。”**
人们都说,那天夜里,有人看见一个披灰袍的女子从神社走出,身影淡如雾气。她走过之处,积雪融化,草芽破土,仿佛春天提前降临。她没有回头,径直走入山林深处,最终消失在晨光中。
有人说那是林晚。
有人说那是带子。
也有人说,那是所有曾被误解、被压抑、被定义为“异常”的灵魂共同凝聚的幻影。
但初聆者知道真相。
她在格陵兰温室收到一封匿名信,没有署名,只附了一片干枯的花瓣,上面用极细的笔迹写着:
>**“我们从未分开。
>只是你走得慢些,所以我们等你。
>现在,轮到你领路了。”**
她将花瓣夹进日记本,放在轮椅旁的小桌上。
窗外,风雪渐歇。
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温室的玻璃顶上,折射出七彩光芒。那株聆光木幼苗已长至一人高,枝叶舒展,每一片叶子都像一只微张的耳朵,静静地听着这个世界。
而远方,又一行新脚印出现在雪地上。
这次,它不再孤单。
越来越多的脚印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大的,有小的,有蹒跚的,有轻盈的。它们交错延伸,最终汇成一条蜿蜒小路,通向山巅的一座孤亭。
亭中无人。
只有一把木椅,上面放着一本打开的书。
书页随风翻动,露出其中一页,写着一句话:
>“你可以听见一切,
>但你不必回应。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