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报纸巡查入京(第4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报纸巡查入京(第4页)

论起共通之处——

舆论!

周公借天命、商鞅立信、孝文帝祭祀孔子、张居正关闭书院,无论是立威、立信,亦或是立正统天命,本质是都是在操纵舆论。

自古以来,舆论都是可成其事、可坏其事的东西。

变法者不掌控舆论,让关于变法的争议积极起来,那自会有其他人掌控舆论,让变法的争议消极起来。

凡是失败的变法,几乎都是倒在了舆论上。

大儒、士人、读书人的抨击,九成九的变法反对者,都是通过舆论影响君王、影响变法。

消极的声音太大,盖过了变法的声音,君王受到影响,撑不住压力,自是唯有退避。

“舆论啊!”

江昭微眯着眼睛,一道想法,浮现心头。

报纸!

论起操纵舆论,就肯定绝对离不开报纸。

这是一道操纵舆论的大山,从明代就有使用,足足延续了四五百年之久,绝对是操纵舆论的无上利器!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类似于报纸的东西,名为“邸报”,主要记载皇帝起居、官吏任免、大臣奏章等内容。

从理论上讲,其主要读者是县、郡、路一级的官员,可借此观读朝廷政令。

不过,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实际上,大周朝廷还没有产生大幅度、长期的操纵舆论的观念。

是以,邸报仅仅是样子货,根本不受重视,一次也就发行几十份,传播力度自然是相当有限,几乎等同于零作用。

“不过,可行否?”江昭面上闪过一丝迟疑。

要想推广报纸,操纵舆论,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量产的问题。

“可行。”

仅是迟疑了一刹,江昭有了结论。

沈括《梦溪笔谈》有记载:庆历年间,平民毕昇作泥活字印刷术,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字印刷术,早已诞生!

几十年过去,活字印刷技术仍未得到推广,无非三个原因:

其一、质地太脆。

其二、母版太贵。

其三,印刷内容鲜少变动。

质地太脆,容易勒断,典型的技术尚不成熟。

当然,这一缺点并不难解决,无非是将将泥活字印刷术的材料更替一二,作钢活字印刷术、亦或是铁活字印刷术,以古人的智慧,肯定也不难解决。

那为何没有推广这一技术呢?因为制作母版的成本太高!

一套雕版印刷,内容都是已经固定的东西,一次性可能就制作几百字的雕版就行,反观活字印刷,凡是有可能用得到的汉字都得一一制作,一套活字印刷版起码得一下子制作三五千汉字。

相较而言,活字印刷的母版自是价格高昂不少。

此外,活字印刷的最大优点是灵活,适合常规性的更改复印内容,更改得越频繁,这项技术的优势就越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