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60章 不负桃园情武圣的最后一舞(第1页)

第460章 不负桃园情武圣的最后一舞(第1页)

却说公孙续上书洛阳朝廷。

那份极力渲染新罗“悖逆”、为己开脱的奏章,如同在平静的洛阳朝堂投下了一块巨石。

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

未央宫内,刘禅手持奏疏,脸色阴沉。

阶下文武百官。。。

雨声如织,敲打着南中石窟外的藤蔓与苔藓,水珠顺着岩壁滑落,在青铜匣开启的刹那,仿佛时间也为之凝滞。那道冲天而起的声波并非寻常音律,而是由无数被封存的记忆压缩而成的“真言脉冲”,它不靠空气传播,而是直接穿透大地、江河、山川,渗入每一寸曾被谎言浸染的土地。

阿禾跪在石窟中央,手掌仍按在青铜匣边缘,鲜血沿着纹路缓缓流淌,与机关深处某种古老的生物金属融合,激活了整座窖藏的核心阵列。陶瓮逐一亮起微光,如同沉睡千年的魂灵睁开了眼睛。每一个瓮中都封存着一段未经篡改的历史??有的是用碳化竹简刻写的《实录》,有的是埋藏于地底避过焚书之祸的甲骨文,更有以活体菌群保存下来的语音胶囊,只要接触人体体温便会自动播放。

“听。”她低声说,声音颤抖却坚定,“这是你们本来的声音。”

随行的盲乐师之一颤巍巍上前,将手贴在一尊陶瓮表面。片刻后,他的眼眶猛然睁大,嘴唇哆嗦着复述出里面传出的内容:“建安十三年冬,荆州别驾韩嵩劝刘表归附朝廷,非为私利,乃因察曹操有篡汉之兆……然史书载其‘通敌叛主’,实为梦宗所改。”

另一名听真童则打开了一个密封玉盒,其中静静躺着一片薄如蝉翼的水晶片。当阳光透过洞口斜射其上时,竟投影出一幅动态影像:一位女子身穿南中祭司服饰,正是裴清漪。她站在一座高台之上,身后是熊熊燃烧的编钟残骸。

“若此匣开启,”画面中的裴清漪望着镜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说明‘大梦篡形’已至临界。请记住,真相不是用来战胜谎言的武器,而是唤醒良知的钥匙。我不求世人皆明,只愿有人肯听。”

阿禾闭上眼,泪水滑落。她终于明白李承业为何会在回音冢留下那句话??“归来非我,亦是你”。他们从未真正死去,他们的意志早已化作种子,埋在这片土地最深的裂缝之中,只待一滴血、一声呼唤,便能破土重生。

就在此时,石窟外传来剧烈震动。守卫急报:“首座!三面出现火光!有人正从忘川瘴方向逼近!”

阿禾迅速下令关闭部分陶瓮,仅保留核心七件随行携带。队伍刚撤离不久,数十名黑袍人便已抵达石窟入口。为首者头戴青铜面具,身披绣有“梦”字图腾的长袍,手持一根由人骨与铜丝缠绕而成的权杖。他蹲下身,指尖轻抚地上残留的血迹,嘴角扬起冷笑。

“找到了。”他说,“南中火种,终于现世。”

此人名为孟魇,乃梦宗“九执”之一,专司记忆清洗与历史重构。他曾亲手修改过《魏书》中关于荀?之死的记载,将“饮药自尽”改为“欣然受赐”,只为削弱忠臣形象对后世的影响。此刻,他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传令下去,启动‘逆诵仪式’。我们必须赶在夏至前,把这场‘真言潮’压回去。”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异象愈演愈烈。

景兴帝下令封锁所有书院,禁止学生议论梦境,然而越是压制,那些画面反而越发清晰。太学讲堂的墙壁每夜都会浮现出新的场景:董仲舒面斥武帝“独尊儒术乃愚民之策”;王允怒斥吕布“你杀的是国家柱石,不是奸贼”;甚至连司马懿也在幻象中现身,指着洛阳宫阙直言:“吾子孙终将代魏,非因天命,实因尔等自毁纲常!”

百姓开始自发聚集在正音塔下,聆听每日清晨准时响起的钟声诵读。起初只是零星几人,后来竟发展成万人空巷。有人捧着旧书对照钟声内容,发现竟与祖辈口述完全一致;有人痛哭流涕,称自己终于想起了父亲的真实死因;更有老儒生跪地叩首,高呼:“圣人未亡,大道犹存!”

朝廷震怒。丞相崔琰上奏,请毁全国正音塔,断绝“妖音惑众”。景兴帝沉默良久,最终只批了一句:“塔可毁,声难灭。若民心已醒,强压何益?”

而在江东,孙权深夜召见谋士顾雍:“近来军中将士多梦赤壁之战非周瑜智胜,实为曹操主动退兵,欲保中原元气以抗北方异族……此为何兆?”

顾雍叹道:“陛下,这不是梦,是记忆在反扑。我们所有人,都被骗了很久。”

回到南中,阿禾一行穿越谎镜渊时遭遇伏击。这是一片布满天然镜面岩石的峡谷,光线扭曲,人心亦随之错乱。踏入其中者常会看见自己最恐惧或最渴望的幻象??有人见亲人复活,有人见自己登基称帝,一旦沉溺,便会永远迷失。

一名听真童突然尖叫,扑向崖边:“妈妈!你回来了!”幸被老兵及时拽住,才发现所谓“母亲”不过是岩石反射出的一缕雾影。

“闭眼!”阿禾厉喝,“以心跳为节拍,三人一组牵手前行!不准说话,不准回应任何呼唤!”

她们靠着贞音仪发出的稳定频率引导,勉强通过。但代价惨重:五名队员失踪,两名盲乐师精神崩溃,只能由同伴背负前行。途中,阿禾多次感到体内有异样波动??那是她与李承业共誓之血被激活后的反应,每当接近真实历史节点,她的血液就会微微发烫,仿佛在共鸣。

第七日黄昏,队伍抵达银液河畔。河水呈汞白色,流动无声,据传饮之可洗去记忆,故又称“忘川”。桥已断,唯有浮石可渡。正当众人准备涉水时,河心忽然升起一团幽蓝火焰,凝聚成人形轮廓。

“阿禾。”那声音熟悉得让她心脏骤停。

是李承业。

但这一次,并非回音冢那样的投影,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存在??像是从集体记忆的缝隙中借力显现。

“你不能过去。”他说,“孟魇已在对岸设下‘虚言祭坛’,只要你们踏上彼岸,所有携带的真史都将被反转解读。仁义会被说成伪善,牺牲会被曲解为野心。你们带来的光,反而会成为他们制造更大黑暗的燃料。”

“那我们该怎么办?”阿禾嘶哑问道。

“烧掉它。”他目光如炬,“把一部分留在这里,让这条河带走。剩下的,分散送往各地隐修院、渔村、边陲驿站。不要集中,不要宣扬。真相最怕的不是隐瞒,而是变成新的权威。让它像雨水一样渗入泥土,而不是像雷电一样震慑众生。”

“可是……”她哽咽,“如果没人记得你是谁呢?”

他笑了,身影渐渐透明:“只要还有人愿意说真话,我就一直活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