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大唐协律郎 > 0512 为宰相喉舌(第2页)

0512 为宰相喉舌(第2页)

李林甫猛地站起身:“何处所得?可查明来历?”

“据闻……乃是从旧宅基址掘出,疑似前朝遗宝。但有人指认,那井口位置,原是一处隐秘地窖入口,极可能是用来藏匿赃物之所!”

张岱心中狂喜,面上却故作震惊:“竟有此事?若真是赃款,那宇文融百口莫辩矣!”

李林甫眼神变幻不定,显然也在飞速权衡利弊。如今证据突现,若再按兵不动,反倒显得包庇嫌犯。可若顺势推动调查,又恐牵连自身??毕竟他与宇文融过往交往密切,难免被人联想。

“此事重大,需立即禀报相公。”李林甫终于开口,转向李岫,“你速去裴府,将此事详告你姑母,请她定夺。”

李岫领命而去。李林甫复又看向张岱,语气复杂:“看来,天意已在助你。”

张岱拱手道:“非小子侥幸,实乃天理昭昭,奸邪难逃。”

两人对视片刻,终是相视一笑,各自心照不宣。

翌日清晨,长安城内外已是议论纷纷。那口“藏金古井”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遍坊市。更有好事者绘声绘色描述:井壁刻有暗号,箱上烙印“河东租庸”,分明是宇文融历年贪墨所得的秘密标记。甚至有人说,昨夜亲眼看见数辆马车连夜驶离宇文宅,似在转移余财。

与此同时,各大柜坊门前开始出现排队人群。起初只是零星几人前来兑钱,随后越聚越多,至午时已达数百人之众。有人高呼:“听说宇文相公要跑路了!咱们的钱可不能打了水漂!”恐慌迅速蔓延,短短一日之内,京城七家主要柜坊中有五家被迫暂停兑付。

京兆尹震怒,下令彻查飞钱账簿。而裴光庭亦以“事关国计民生”为由,奏请皇帝授权御史台介入调查。圣旨当日下达,准许全面清查所有涉及宇文融及其亲信的财务往来。

第三日黄昏,张岱独自立于春明门外,望着远处朱雀大街上络绎不绝的官差队伍,嘴角泛起一丝冷意。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当晚,宫中传出消息:皇帝召见高力士,密议良久。次日早朝,宇文融未如期上殿。午后,内侍省宣布,宇文融因“身体违和”,暂请病假,闭门休养。

举朝哗然。

三日后,御史台正式递上弹劾奏章,列举宇文融十二大罪状,其中包括:贪污公款、私设金库、勾结商贾、操纵飞钱、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包庇亲属、欺瞒圣聪等。尤为致命的是,奏章附上了三份关键证据:一是从柜坊查获的伪造票据清单,二是多名商人联名控诉的供词,三是那口古井中金饼的熔铸印记比对结果??与户部历年丢失的贡金完全吻合。

皇帝震怒,当即下诏:罢免宇文融一切职务,收押大理寺审讯,家产查封,亲属监视居住。

消息传出,满城沸腾。百姓拍手称快,称裴相公“雷厉风行,肃清朝纲”;官员们则暗自唏嘘,感叹“盛极而衰,莫过于此”。

而在这一切背后,唯有少数几人明白,这场雷霆霹雳般的倒台,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被一个名叫张岱的年轻人悄然布局。

数日后,张岱再次踏入高力士府邸。

老宦官坐在庭院藤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铜钱,见他进来,只是微微一笑:“你做到了。”

张岱躬身行礼:“全赖渤海公指点迷津。”

高力士摇头:“我不曾教你任何手段。是你自己看清了棋局,选对了落子之处。宇文融太过自负,以为仗着圣宠便可无法无天,殊不知,帝王之心,最忌权臣坐大。你借民间之力掀起波澜,逼得天子不得不表态,这才是真正的‘借势’。”

张岱默然。

“但你要记住,”高力士语气陡然转冷,“今日你送走了一个宇文融,明日或许就会迎来另一个李林甫。权力的游戏,永无终结。你以为赢了,其实只是进入了更深的局。”

张岱抬头,迎上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睛,郑重道:“小子明白。所以我不会停下。”

高力士笑了,这次笑得真诚了些:“好,很好。燕公有孙如此,九泉之下,亦当含笑。”

风拂过庭院,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仿佛一曲无声的乐章,在这座帝国的心脏深处悄然奏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