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林知遥回应,“我们来了。”
她们相视良久,无需言语。一种超越理解的平静弥漫开来。接着,阿?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颗小小的光球,里面封存着那段《风吹过山谷》的旋律,结尾多出的那个高音清晰可辨。
“这是你们的答案。”她说,“也是我们的起点。”
林知遥点点头,也将自己携带的情感包释放出去。瞬间,光球膨胀,化作一场绚丽的星雨,洒向晶体森林。每滴星光落地,便催生出一朵新的晶花,花瓣上浮现地球生命的影像:海豚跃出水面,孩童奔跑在田野,老人牵手散步,志愿者为流浪者递上热汤……
“原来幸福这么简单。”阿?轻声道。
“因为它不需要隐藏。”林知遥说,“当我们不再害怕软弱,坚强才真正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林知遥感到意识开始回落。她知道,时间到了。
临别之际,她问:“你会再来吗?”
阿?微笑:“我已经在这里了。只要有人愿意倾听,我就永远不会离开。”
光芒一闪,林知遥的意识回到地球。她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塔心,周围围满了人。小满扑上来抱住她,哭得像个迷路多年终于找到家的孩子。
“奶奶!你回来了!”
林知遥虚弱地笑了笑,抬手指向天空。此刻,南极星域方向,一颗新星悄然亮起,亮度稳定,脉动规律,频率恰好与《风吹过山谷》的主旋律一致。
人类将其命名为:“回音之星”。
此后三十年,地球进入前所未有的平静期。战争减少,仇恨降温,教育不再强调竞争,而是教授“如何倾听”。医院设立“情感共振科”,用声波疗法治愈心理创伤;学校每周有一天“沉默课”,学生闭眼聆听彼此呼吸,学习感知情绪波动;甚至连法庭审判前,被告与原告都要先共听一段《风吹过山谷》,以平复内心。
林知遥活到一百零六岁,去世那天,正值春分。她躺在床上,手中握着那支磨平棱角的口哨,最后一次吹响。
音符飘出窗外,融入风中。
据当日守候在心灯林的所有人回忆,就在那一刻,山谷中的七万三千朵花同时凋谢,又在同一秒重新绽放。花瓣纷飞如雪,每一片都带着一丝温热,落在人们肩头,久久不化。
葬礼没有哀乐,只有全球七十三座声音塔遗址同步响起的口哨声,演奏着那首无名之曲。不同国家的孩子们接力吹奏,从东半球到西半球,整整持续了二十四小时。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天空降下一场奇异的雨??雨滴透明,落地即化为微小的声纹晶体,像种子一样钻入土壤。
第二年春天,那些地方长出了新的声音树。
而在此后的每一个春分日,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人吹响《风吹过山谷》,附近的植物就会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跟唱。
至于猎户座那边,据说每隔十年,就会有一片水晶花瓣随星际风飘至地球大气层,在燃烧前的最后一瞬,释放出一段简短旋律。
科学家们给它起了个名字:
**“宇宙的晚安曲”**。
风,依旧吹过山谷。
这一次,它带回的,不再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