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军工科技 > 四千三百八十二章 接它们回家(第1页)

四千三百八十二章 接它们回家(第1页)

大厅里瞬间安静,余成武的声音带着焦虑:“要不要推迟返回?重新发射一块防热瓦需要10天,会错过最佳返回窗口。”

吴浩却盯着屏幕上的裂纹图像,手指在触控屏上勾勒裂纹走向:“裂纹没有贯穿防热瓦,只是表层损伤。让机械臂携带高温密封胶,对裂纹进行在轨修复??这种密封胶能承受2000℃高温,固化后强度与防热瓦相当,之前

地面测试过,修复效果能满足返回要求。”

机械臂操作工程师立刻调出密封胶的使用手册,调整机械臂的姿态??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夹着一支细长的密封胶管,需在毫米级精度下将胶注入裂纹。“机械臂定位完成,距离裂纹0。5厘米,准备注胶!"

屏幕上,透明的密封胶缓慢注入裂纹,随后机械臂末端的加热片启动,将温度升至80℃,加速密封胶固化。20分钟后,修复完成,机械臂再次用摄像头确认??裂纹已被完全覆盖,表面平整,与周围防热瓦无缝衔接。“修

复成功!防热瓦完整性恢复100%!”

返回准备的同时,生物监测岗位也在密切关注猕猴对返回舱的适应情况。驻留第75天,返回舱的舱门首次开启,“星尘”和“云絮”被引导进入舱内熟悉环境。主屏幕上,“星尘”好奇地围着返回舱的座椅转圈,用爪子扒拉着安

全带;“云絮”则坐在舱壁的软垫上,盯着顶部的供氧面罩,时不时用鼻子嗅一嗅。

“返回舱内的温湿度已调整至与生活舱一致,氧气浓度21%,模拟地球环境。”生物监测工程师汇报,“猕猴心率稳定,没有出现应激反应,‘星尘甚至在座椅上打了个盹,说明它们对新环境适应良好。”

吴浩看着屏幕上悠闲的猕猴,走到返回轨道计算岗位,查看返回舱的轨道参数。“返回窗口定在驻留第80天凌晨3点,此时地球与月球的相对位置最佳,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角度为5。2°,偏差不能超过0。1°,否则会要么错过

大气层,要么坠入大气层烧毁。”轨道工程师调出模拟动画??返回舱从环月轨道出发,经过地转移轨道,最终以精准的角度切入地球大气层,在内蒙古着陆场着陆。

“着陆场的准备情况怎么样?”吴浩问道。

“内蒙古着陆场已完成场地清理,配备了3架搜救直升机、10辆搜救车,还有医疗团队随时待命,能在返回舱着陆后15分钟内抵达现场。”余成武递上着陆场的准备报告,“返回舱内还装有定位信标和应急物资,确保猕猴着陆

后能得到及时照料。”

驻留第79天,也就是返回前一天,指挥大厅举行了最后的任务部署会。吴浩站在主屏幕前,身后是返回流程的时间轴:“明天0点,猕猴进入返回舱,关闭舱门;1点,返回舱与科考站分离,启动推进器进入地转移轨道;3

点,调整返回角度,准备进入大气层;10点,着陆场搜救团队待命;12点,预计着陆。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不仅关系到两只猕猴的安全,更关系到未来载人返回任务的成败。”

会议结束时,已是深夜,指挥大厅里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检查返回舱的推进系统,有的在核对着陆场的气象数据,有的在最后一次确认猕猴的生理指标。吴浩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星空,仿佛能

看到38万公里外的返回舱正静静等待着归途。

主屏幕上,“星尘”和“云絮”已在返回舱内入睡,呼吸均匀,身体随着返回舱的轻微震动缓缓起伏。吴浩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它们将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而这场历时80天的月球动物试验任务,也将迎来最终的考验。他深

吸一口气,转身回到指挥席,指尖在触控屏上轻轻敲击,调出返回流程的最后一遍核查清单??每一个参数,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准无误。

归途的钟声,即将敲响。

驻留第80天凌晨0点,指挥大厅的主屏幕亮起刺眼的红色倒计时??“00:00:00,猕猴转移程序启动!”。科考站生活舱的绿色引导灯再次亮起,蜿蜒通向返回舱舱门,“星尘”率先起身,顺着灯光小步快跑,爪子踩在防滑垫

上发出轻微的“哒哒”声;“云絮”稍显犹豫,在生物监测工程师通过舱内扬声器播放的鸟鸣声引导下,也紧随其后钻进了返回舱。

“猕猴已全部进入返回舱,舱门开始关闭!”机械师的汇报声打破寂静。主屏幕上,返回舱的圆形舱门缓缓合拢,舱内摄像头捕捉到“星尘”正趴在舷窗边,盯着逐渐远去的科考站,而“云絮”则蜷缩在座椅上,爪子紧紧抱着之前

的橡胶玩具。“舱门密封完成,压力检测正常,氧气供应切换至返回舱自主系统!”

吴浩俯身盯着触控屏上的舱压曲线,从101。3kPa缓慢升至102kPa,确保没有泄漏:“确认返回舱与科考站的能源接口断开,避免分离时产生电弧。”

“能源接口已断开,推进系统预热完成,推力校准至100%!”推进岗位回应。

凌晨1点整,广播声骤然拔高:“返回舱与科考站分离!3,2,1,启动推进器!”主屏幕左侧,返回舱底部的4个小型推进器同时喷出淡蓝色火焰,如同给舱体装上了四片轻盈的翅膀,缓缓驶离科考站。右侧的科考站画面

中,机械臂仍保持着送别姿态,太阳能翼板在月球阳光下反射着银光,仿佛在为归途者送行。

“分离速度0。5ms,姿态角偏差0。02°,正常!”测控岗位的工程师声音带着激动。吴浩却突然指向屏幕角落的推进器参数:“2号推进器推力有0。3%的波动,立刻微调燃料阀门开度,将偏差控制在0。1%以内????地转移轨

道对推力稳定性要求极高,一丝偏差都可能拉大与地球的距离。”

推进工程师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屏幕上的推力曲线迅速回稳:“调整完成!2号推进器推力稳定在99。9%,偏差0。08%!”

返回舱进入地转移轨道后,指挥大厅的紧张氛围稍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