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15章 宽容(第1页)

第15章 宽容(第1页)

罗书全听到左永邦的话,满头雾水的看了看赵舒城跟左永邦,问道:“不会吧?”

左永邦却说道:“没什么不会的,其实有的女人看到喜欢的男人,一见钟情。可是第一本能却是排斥,甚至是抵触,说着各种讨厌的话,。。。

大巴驶出敦煌城界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晨光如薄纱铺在戈壁滩上,沙丘的轮廓被镀上一层淡金。艾力把脸贴在车窗玻璃上,呼吸在冰冷的表面凝成一小片雾气。他用手指轻轻划开那层水汽,露出外面飞速后退的荒原。那颗红豆静静躺在掌心,红得像一滴未曾落地的血。

古丽娜尔坐在他斜后方,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彩色纸条夹进作业本里。那是她昨晚写给“蒙面姐姐”的话:“你唱的歌,我梦到过三次。”她没敢寄出去,只是想留着,等哪天能亲手交到那人手中。她的耳朵依旧听不见声音,但自从画出门的那天起,她开始梦见旋律??一种无法用耳朵捕捉、却能从心底涌出的歌声。

车厢里很安静,没有孩子说话,但他们的眼神不再空洞。有人低头涂画,有人望着窗外发呆,更多人紧紧抱着自己的书包,仿佛里面装着比生命还重的东西。他们不再是被遗忘的影子,而是正在苏醒的记忆本身。

肖千喜坐在倒数第二排,手里攥着手机,屏幕上是刚收到的消息:

>“青海警方已在冷库周边展开全面排查,发现一条地下通道通往废弃灌溉渠。现场提取到多枚儿童脚印及带血布片,DNA比对正在进行中。另,‘丝路星光物流’名下七辆货车已被控制,司机中有三人有拐卖前科。”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录音机里那个女人的声音。那不是普通的救援者,而是一个深陷黑暗却仍执意点灯的人。她是谁?为何冒险救下六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又为何从此消失?

林小川的电话紧接着打来:“姐,我查到了‘丝路星光’十年前的员工档案。那个举报老板的女工叫阿依夏?买合木提,三十二岁,来自喀什疏附县。她有个女儿,五岁时走失,至今未找回。你说……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她才去救别人的孩子?”

肖千喜心头一震。

有些善举,并非源于无私,而是源于痛彻心扉的共情。一个丢了孩子的母亲,最懂另一个母亲的呼喊有多绝望。

“帮我联系喀什妇联,调取当年失踪案卷宗。”她说,“还有,查查阿依夏有没有亲属还在当地。”

电话挂断后,她翻开随身携带的蓝皮笔记本,在“蒙面人”词条下写下新的推测:

**极可能为阿依夏?买合木提。动机:替己寻女未果,转而救他人之子;手段:利用车队运输便利秘密转移儿童;结局:遭灭口或被迫隐匿。**

她停顿片刻,又补了一句:

**若尚存于世,必仍在某处守望。**

---

七小时后,列车缓缓驶入兰州西站。孩子们将在这里换乘高铁前往各地庇护中心??公安部已协调专人接送,确保他们安全抵达。临别前,热依汗专程赶来送行。她带来了六份手工缝制的绣花书包,每一针一线都缀着维吾尔族传统的吉祥纹样。

“这是我连夜做的。”她眼圈发红,“你们要是想家了,就看看这些花纹。它们会告诉你们,有人一直在等你们回来。”

艾力接过书包,忽然扑进她怀里,紧紧抱住。这个动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三年来,他是第一个主动拥抱别人的男孩。

热依汗的眼泪终于落下。

“去吧,孩子们。”她轻声说,“好好活着,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站台广播响起,催促登车。肖千喜逐一检查每个孩子的随身物品,确认身份牌、应急联络卡、心理辅导手册齐全无误。最后轮到古丽娜尔时,女孩突然拉住她的衣角,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石头??灰褐色,表面磨得光滑,隐约可见刻痕。

肖千喜接过一看,心跳骤然加快。

那是一块微型石板,上面用极细的线条刻着一幅图:依旧是那扇门,但门前站着两个大人,一男一女,牵着手,朝门内伸出手臂。而在门框上方,写着四个汉字:**爸爸妈妈**。

“这是……你刻的?”她问。

古丽娜尔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做了个睡觉的动作,意思是:我在梦里看见的。

肖千喜鼻尖酸涩。这不是幻想,而是被压抑太久的真实记忆正在复苏。这个孩子,或许从未真正忘记家人。

她蹲下来,平视女孩的眼睛:“你想去找他们吗?”

古丽娜尔犹豫了几秒,然后用力点头。

“好。”肖千喜握住她的手,“我们一定帮你找到。”

---

当晚,肖千喜回到北京四合院时已是深夜。院子里那棵老梅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影子,像无数伸展的手臂。她刚推开房门,电话铃便响了。

是公安部刑侦局的紧急专线。

“肖顾问,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对方语气凝重,“冷库地下室提取的血迹,与六名孩子的生物信息完全匹配。另外,在一台废弃冰箱夹层中发现了半张烧焦的照片??三个成年人站在星月标志下,其中一人手臂上有蛇形刺青。”

“有身份线索吗?”她迅速打开电脑调出资料库。

“有。根据特征比对,此人名叫马占奎,甘肃通渭人,曾因组织非法集资被捕,后脱罪。其背后关联一个名为‘净魂会’的地下组织,宣扬‘净化血脉’‘重塑新生’,专门诱拐混血或少数民族儿童进行洗脑控制。十年间至少涉及二十三起失踪案,但我们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肖千喜猛地站起身。

“净魂会”??这个名字她在一份旧档案中见过。创始人是一位自称“先知”的心理学博士,精通催眠与群体暗示技术,擅长制造集体幻觉,让人自愿放弃原有身份。而这类组织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切断儿童与过去的联系,再通过重复仪式重建认知。

难怪孩子们会反复梦见隧道和门。那不仅是逃生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烙印??他们在被囚禁期间,被迫经历无数次“遗忘?重生”的心理循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