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278章 未来的国都(第3页)

第278章 未来的国都(第3页)

他对长老们说:“我不是来征服你们的,我是来问一句:你们的孩子,能不能吃饱饭?”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酋长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老泪纵横:“三十年前,你们的将军烧了我的帐篷,杀了我的儿子,说我勾结柔然。今天你却对我说这样的话……你是真的不一样。”

自此,合作渐成。铁勒牧民以羊马换粮,青壮参与修渠筑路,妇女则与汉家姐妹一同纺线织布。归仁堡外,竟形成了一座“胡汉共生镇”,商旅往来,笑语不断。

冬至那天,小镇举办“同锅节”。百户人家共煮一大锅羊肉米饭,不分族群,围坐共享。高澄也被邀请入席。他端着碗,听着四周混杂的汉语与突厥语谈笑声,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阿兰朵若梦想过的天下。

夜里,他独坐灯下,续写《北行录》第十四卷:

>“昔我以铁血立威,以为震慑即是秩序。今方知,真正的秩序,生于彼此看见的眼睛里。

>

>一个孩子能在异族人家中安然入睡,一位老妇能放心让胡人郎中把脉开方,一场争执能靠说理而非刀剑解决??这些细微之处,才是文明的刻度。

>

>我曾焚毁书院三百,如今亲手建起学堂七座;我曾下令诛连九族,如今为一个陌生孩童的死亡彻夜难眠。

>

>赎罪之路没有终点。但我愿意一直走,直到倒下的那一天。

>

>若后人问我:高澄,你到底改变了什么?

>

>我只想说:我让一些人相信,他们值得被善待。”

窗外,雪花静静飘落。远处的“澄心渠”结了一层薄冰,映着月光,宛如一条银带缠绕大地。

而在晋阳皇宫,高洋正站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封密报。上面写着:“归仁堡百姓私下称高澄为‘活菩萨’,每逢初一十五,有人暗中焚香祭拜。”

阿史那云立于身后,轻声问:“您不担心吗?民心所向,有时比兵权更可怕。”

高洋沉默良久,忽然笑了:“你错了。他若想夺权,早在当年就不会放弃东宫。他现在做的事,是我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我不怕他得民心,只怕天下再没有第二个高澄。”

他转身走向书案,提笔写下一道新的诏令:

“赐归仁堡名为‘仁和城’,免税三年,赐学田五百顷,允设‘仁政院’,专研民生之策。其主事者高澄,虽不在朝,功在社稷,特授‘平民师表’金印一枚,传之后世,永志不忘。”

雪落无声,覆盖山河。但在那片金色的麦茬地上,在那间低矮的学堂里,在无数双学会写字的手掌中,春天正悄然孕育。

高澄依旧每天教小女孩写字。她已能写出完整的句子。今天,她一笔一划,写下了这样一行字:

“哥哥说,只要有人还在流泪,公平就不能停下。”

高澄看着,久久未语。然后,他轻轻握住她的手,在下面添上一句:

“但它一定会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