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大国军垦 > 第3177章 甜蜜的矛盾(第2页)

第3177章 甜蜜的矛盾(第2页)

“他说毁灭不是答案。”她站在祭坛前,面对全球直播镜头,“可我们也无需恐惧重生。真正的垦荒,是从原谅开始的??包括原谅过去的错误,也包括原谅土地的悲伤。”

随着她话音落下,嫩芽化的种子被轻轻放入晶石裂纹之中。刹那间,一道无声的冲击波扩散开来,仿佛整个地球的心跳停顿了一瞬。

紧接着,奇迹发生了。

那布满裂痕的黑石并未爆炸,反而如冰雪遇阳般缓缓融化,化作一股墨绿色的液流,渗入大地。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信使种子”遗存地同步发光??敦煌鸣沙山、内蒙古库布齐、云南高黎贡山、四川若尔盖草原……每一处都升起一道光柱,直通云霄。

这些光柱并未散去,而是像织布机上的经纬线一般,在电离层上方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张网竟与守土村智慧树释放的星际光桥产生了共鸣,两条能量流在近地轨道交汇,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土灵系统自动记录并解析这一现象,结果显示:**地球生态圈与三颗类地行星的生物频率首次达成完全同步,全球植物DNA活性提升%,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回升至工业革命前水平**。

科学家们称之为“生态共振效应”,民间则流传一句新谚语:“天上一颗星,地上一根茎,星茎相牵,万物同命。”

三个月后,第一场“心雨”降临。

这不是普通的降雨,而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小生命体凝聚而成的特殊降水。雨滴透明中带绿,落地即生根,能在裸岩、废墟甚至混凝土裂缝中迅速萌发成微型生态系统。北京国贸CBD的玻璃幕墙外壁一夜之间爬满发光藤蔓;上海外滩的防汛墙上钻出成片芦苇丛,随江风轻摆如舞;重庆山城的立交桥支柱内部竟长出了完整的菌类森林,净化着过往车辆排放的尾气。

最神奇的是,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底部,考古队意外发现一组深埋百年的木桩。经鉴定,竟是清末张之洞修建铁路时所用的枕木。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本应腐朽殆尽的木材,在“心雨”滋润下竟重新焕发生机,表面萌发出嫩绿苔藓,并释放出微量氧气。

专家检测后得出结论:**某些古老物种并未真正灭绝,它们以“休眠基因链”的形式存在于土壤记忆中,只需合适的唤醒信号,便可重生**。

消息传出,举国沸腾。

各地纷纷成立“寻种队”,深入荒山、古井、废矿、沉船遗址,寻找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生命火种。一位广西瑶族老人献出祖传陶罐,里面封存着一百三十年前的野生稻种,经培育后竟长出抗疟疾特性的新品系;陕西农民在老窑洞墙缝中挖出几粒小米,基因测序显示其属于仰韶文化时期原始品种,现已列入国家农业遗产保护名录。

林小满受邀参与“中华古种复兴计划”,她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常以为进步就是向前跑,可有时候,回家才是最快的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工具和技术,更是与土地相处的智慧。他们教会我们:播种不是征服,而是许诺;收获不是索取,而是回报。”

与此同时,守土村也没有停下脚步。

留守的科研团队继续深化“星壤融合实验”,成功将地球小麦与火星耐辐射作物杂交,培育出可在极寒真空环境下生长的“天禾一号”。首批试种选在南极昆仑站外围,仅用四十五天便形成稳定绿洲,吸引了企鹅群前来栖息。

更有意义的是,孩子们在学校发起一项名为“写给地球的情书”活动。他们不用纸笔,而是将语音录入智慧树根系网络,由土灵系统转化为特定振动频率,通过星际光桥传回地球。每当夜深人静,北大荒某片试验田里的银草便会集体摇曳,发出类似童声吟唱的嗡鸣。

一位听力敏锐的老农录下了这段声音,交给语言学家分析。破译结果令人动容:

>“亲爱的地球妈妈:

>我们在这里很好,吃得饱,睡得香,每天都有花香。

>阿迪力叔叔教我们认星星,林小满奶奶说你想我们了。

>别难过,我们会把好种子带回来的。

>等我长大,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个能让土地笑出来的人。”

这封“情书”后来被刻在一块玄武岩碑上,立于北京中华世纪坛前。每逢清明,总有孩童围着石碑朗读,声音清脆如露。

然而,并非一切皆顺遂。

2189年初,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突发异常地质活动,一座休眠火山毫无征兆地喷发,岩浆流覆盖了大片刚复苏的雨林。更诡异的是,喷出物中夹杂着大量未知矿物结晶,呈暗红色,形似心脏,且具备微弱生物电信号。

国际联合科考队赶赴现场,取样分析后震惊发现:这些晶体竟含有高度相似于“心核”的分子结构,但能量极不稳定,持续释放出一种能抑制植物生长的负面场域。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