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小姐美意(第2页)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小姐美意(第2页)

“若万民不忘,我便不灭。”他轻声道,“而你,是我最初的记忆,也是最后的归处。”

话毕,他的身影渐渐融入光柱,身躯化作万千光点,随风飘散。唯有那只陶埙落入姬重心手中,余温尚存。

翌日清晨,湖边只剩下一间空荡茅屋,屋前石桌上摆着一枚枯萎的梅核。据说那天早上,全国范围内的梅树同时开花,哪怕已是暮春,依旧绽放如初春般绚烂。寻真会的弟子们在各地报告奇景:有人梦见陌生老人对他们微笑点头;有病危之人临终前喃喃“有人接我了”;更有边陲小镇的孩子指着天空说:“昨晚有个穿灰袍的人影走过月亮。”

昭宁公主得知消息当日,独自登上皇城最高楼阁。她穿着素白长裙,不再佩戴凤冠,胸前玉佩早已碎尽,唯余一道金痕隐现眉心。她望着北方天际,低声呢喃:“阿拙,天下太平了。”

与此同时,南疆魂井旁的老巫祝突然抬头,只见井水清澈见底,再无金梅妖异。他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守心使归位,轮回重固。”

而在极北冰原,苏明烛留下的水晶之心悄然碎裂,化作一道暖流注入地脉。整座冰台崩解,融雪成溪,蜿蜒南下,最终汇入青苇渡。

三年过去。

江湖上流传着新的传说:每当有人真心告别所爱之人,夜深人静时,总能听见一声极轻的埙响,像是安慰,又像是祝福。有人说那是守心者的回音;也有人说,那是天地本身学会了温柔。

一个小女孩在母亲坟前烧完纸钱,轻声说:“娘,我会好好长大。”

风起,一片梅花落在她发间。

她抬头,仿佛看见远处站着一位白发老人,朝她微微一笑,然后转身走入林间,身影渐淡。

十年后,归棠镇新建了一座庙宇,不供神佛,不立碑文,只在中央设一座空椅,椅上常年放着一只旧陶埙。每年春分,全镇百姓齐聚于此,轮流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人与事。讲完之后,便将写有名字的木牌投入炉中焚化,烟雾升空,化作袅袅梅香。

有人问为何如此仪式?

主持的老者答:“因为遗忘不是背叛,铭记也不必纠缠。我们在这里说尽思念,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又是一年春来。

某日黄昏,一名旅人路过青苇渡,见湖畔坐着一位盲眼女子,正缓缓吹奏一支残破的埙曲。曲调哀而不伤,闻者落泪却不觉悲苦。他驻足聆听许久,忍不住上前问道:“这位前辈,您吹的是什么曲子?”

女子停下,嘴角微扬:“一个关于记得与忘记的故事。”

“那……守心者真的存在吗?”

她望向湖心,仿佛那里仍站着那个灰袍身影。

“当你愿意好好说再见的时候,”她轻声道,“他就活在你心里。”

夜色渐浓,星河倾泻。北斗第七星忽明忽暗,如同呼吸。而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一片新萌的梅叶轻轻颤动,叶脉之中,隐约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

**“心之所向,皆为归途。”**

风起了。

梅瓣纷飞,落入水中,漾开一圈圈涟漪。

一如从前,亦如永恒。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一年的冬至,京城太庙地宫深处,那扇刻着“归墟有门,守心为钥”的青铜巨门,竟无声开启了一线。门缝之中,透出一抹极淡的金光,随即又被厚重尘埃掩埋。监控地宫的老道士揉了揉眼睛,以为是幻觉。可当他走近查看时,却发现门前地面多了一枚完整的梅实,色泽鲜红,宛如初生之心。

他颤抖着捡起果实,耳边仿佛响起一句低语:

“下次开门时,请记得问问他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迎接归来?”

梅实在他掌心微微跳动,像一颗等待苏醒的心脏。

春天还会再来。

轮回仍在继续。

而守心者,永远在路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