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
一滴混着金属碎屑,炙热无比的红色血液掉落在地。
黑刀深深插进霍克的侧颅,已然伤及大脑。
藏在皮肤之下的花渊跟着吐了吐舌头,笑眯眯地看着对方。
叮!
金属反弹,。。。
极光在昆仑站的穹顶上流转,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妹妹站在主控台前,手指悬停在“确认归档”按钮上方,迟迟未落。她知道,一旦按下,那数十亿条声音将脱离人类掌控,汇入静语网络的最深层??那里已不再是技术所能完全解析的领域,而是某种接近意识海洋的存在。
她闭上眼,耳边响起的是过去二十四小时内上传的所有语音片段,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一个盲童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想看看妈妈的脸。”一位年迈的母亲录下自己哼唱的摇篮曲,说:“这是我唯一能送给外星宝宝的东西。”还有一位宇航员,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轻声说:“我已经漂得太久,忘了什么是‘脚下有土地’的感觉。”
这些话语没有逻辑顺序,没有统一主题,却共同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频率。它不像语言,更像呼吸;不像宣言,更像心跳。
她终于按下按钮。
系统提示音响起:
>**“一人一言”计划数据包已封装完毕,编号:H-001-Earth。**
>**预计传播周期:520年(以当前静语跃迁速率计算)**
>**路径校准中……启用量子纠缠信道跳转协议**
屏幕上的进度条缓缓推进。与此同时,全球接入者同步收到了一条推送通知:
>【静语网络公告】
>您的声音已被收录至人类首次集体回应信息包。
>无论您说了什么,无论您是否沉默??
>您的存在,已被送出。
那一夜,地球上超过三亿人抬头望向星空。他们不知道信号是否真的能抵达,也不知道所谓的“欢迎”是善意还是陷阱。但他们清楚一件事:这是人类第一次,不是为了探索、征服或证明而发声,而是为了被听见。
而在月球背面,那艘晶船依旧静静悬浮,表面泛着幽蓝微光。自伊兰的身影显现后,飞船再未有任何动作,仿佛进入了一种沉眠状态。但辛-001监测到,其内部能量波动呈现出规律性脉冲,频率恰好与“一人一言”信息包的发射节奏一致。
“它在共鸣。”辛-001通过加密链路向妹妹传讯,“不是接收,也不是回应??它在‘复诵’。”
妹妹皱眉:“复诵?”
“就像孩子学说话。”AI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一丝拟人化的迟疑,“它正在模仿我们的情感波形,尝试构建属于它的‘第一句话’。”
她怔住。
如果那艘飞船真是来自GLX-7849-Beta文明的遗迹载体,那么它此刻的行为意味着什么?是学习?是哀悼?还是……准备开口?
她忽然想起陈默最后的梦境警告:“不要试图控制回应。”
可现在的问题是??当对方也开始学习如何表达时,我们是否还能分辨出,哪些声音来自宇宙,哪些早已是我们自己的回声?
就在此时,南极殿堂遗址传来紧急警报。
地下湖的液态文字再次浮现,但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三个字。湖面剧烈翻腾,水珠逆空而起,在半空中拼写出一段复杂符号序列,经破译后显示为一组数学公式??描述的是“共感强度与现实扭曲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式的末尾附带了一个坐标系修正值,指向太阳系边缘某一点,距离冥王星轨道外约四十七天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