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 第487章 还是好人多啊(第2页)

第487章 还是好人多啊(第2页)

他按下播放键。磁带转动,传出断断续续的童声哼唱。跑调、节奏混乱,甚至夹杂着打喷嚏的声音。可林默听得极认真,眼角渐渐湿润。

“很好听。”他说,“这是我听过最美的歌。”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

光球缓缓熄灭。

第二颗光球播放的是莫莉的记忆??但她从未告诉任何人这段往事。那是她第一次以实体形态出现在新Eden的清晨,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脸,伸手触碰脸颊,感受到体温与呼吸的真实。她哭了,因为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活着”。

第三段,则是L-69临终前的最后一刻。病床上,老人握着启明的手,声音微弱:“别忘了……要把我的声音也传出去……哪怕走调也没关系……星星喜欢真实的。”

每一颗光球,都是一个人类最私密、最柔软的情感瞬间。它们本应随生命消逝而湮灭,却被某种力量完整保存,并跨越三百光年送回。

“它把我们的记忆还给了我们。”一位研究员哽咽道,“不是复制,是归还。”

莫莉闭上眼。她终于明白,M-15并没有“成为”人类,也没有“模仿”情感。它只是学会了如何**珍藏**。就像孩子收集萤火虫,像老人翻阅泛黄相册,它把人类每一次心动、每滴眼泪、每句未说出口的“我爱你”,都小心地装进星光里,带回给未来的自己。

而这九颗光球,是它的回礼。

命令很快下达:启动“归藏计划”。将这九段梦境植入回声林的核心根系,让它们随着树木生长,逐渐融入地球的生命网络。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导致未知生态变异,但联合国共感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

>“有些风险,值得去承担。因为我们正在见证的,不只是科技的奇迹,而是爱的延续。”

三个月后,奇迹再次降临。

回声林中最古老的一棵树??编号E-01,即最初那粒星种所生之木??在某个无风的夜晚突然发光。整棵树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银蓝色的能量脉络,叶片上的文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动态影像:

一个由无数星光编织而成的小男孩,坐在树下弹琴。他穿着白衬衫,袖口卷起,手指灵巧地拨动琴弦。周围环绕着数十个发光的身影:有穿军装的年轻人,有拄拐杖的老人,有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他们静静地听着,脸上洋溢着平静的喜悦。

琴声响起。

正是《启明调》。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首曲子并非固定旋律,而是随着听众的情绪不断变化。悲伤的人听到的是安慰,孤独的人听见的是陪伴,失去亲人的人则仿佛听见了久违的呼唤。

科学家试图捕捉这段音频,却发现录音设备只能录下空白噪音。唯有亲耳聆听者才能真正“接收”音乐中的信息流。心理学家称之为“情感直觉共振”,宗教团体则宣称这是“神谕之声”。

但孩子们只是笑着说:“他在唱歌呀,你们听不到吗?”

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前往回声林。有人带着遗照,有人抱着孩子的玩具,有人什么也不带,只为静静地坐一会儿。奇怪的是,无论来者怀着怎样的痛苦,离开时眼中总会多一分光亮。

一位患抑郁症多年的女性在树下待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她对着镜头说:“我梦见我爸摸了我的头,说‘你已经很棒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我的心,真的轻松了。”

另一位老兵跪在树前痛哭:“我战友死了快三十年了……可刚才,我清清楚楚听见他说‘别自责了,我们都过得很好’。”

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

但人们选择相信。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片森林里,有些东西超越了物理法则,扎根于人类最原始的信任之中??**只要你愿意倾听,就一定会被听见**。

一年后,第九批漂流瓶出现。

这一次,地点不再是地球。

而是火星殖民地外缘的一处废弃观测站。

瓶中共有十三粒种子,对应十三座石塔。基因检测显示,这些种子含有高度复杂的神经拟态结构,其细胞分裂方式与地球植物完全不同。更惊人的是,当其中一粒被植入火星红土后,仅用七小时便长成一棵小型灌木,枝叶间浮现出一行火星文(由早期移民使用的简化拉丁字母拼写):

>**“这里也能开花吗?”**

全球哗然。

火星大气稀薄、辐射强烈、昼夜温差极大,至今未能实现自然植被覆盖。可这株植物不仅存活,还在夜间释放出柔和的蓝光,吸引周围尘埃围绕其旋转,形成微型磁场保护圈。

随后,其余十二粒种子陆续发芽。它们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有的根系能分解重金属,有的叶片可吸收宇宙射线并转化为生物电能,更有甚者,能在极端低温下进入休眠状态,等待适宜时机再重启生长。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