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生死轮转(第1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生死轮转(第1页)

轻纱飘动,娇柔的身形仿佛带着无尽的吸引力,哪怕是阴兵和血傀,一颗心也忍不住燥热的跳动起来。

杨继臻猛地晃了晃脑袋,这才从魅惑中挣脱出来。

他心里骇然!

这是什么法术?居然能牵引我的道。。。

风起时,那片金边花瓣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仿佛被无形的手牵引着,缓缓落入北方森林深处。林知微站在塔顶,望着它消失的方向,心头忽然一震??不是来自喉咙,而是自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的颤动,像是一根沉睡千年的弦终于被人轻轻拨响。

她闭上眼,耳边没有声音,可世界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喧嚣。

共情塔下的广场上,一年一度的“真言环”仪式正悄然开始。人们围坐成圈,手持灯莲,静候轮到自己开口。今年的第一位讲述者是个少年,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稚气。他双手紧握,指节发白,嘴唇颤抖许久,才终于挤出一句话:

“我……我偷看了妹妹写给神明的信。”

众人不语,只静静看着他。按照仪式规矩,无人打断。

“她说她不想活了。”少年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说家里总吵架,爹打娘,娘骂她拖累。她说她宁愿变成一朵灯莲,至少开了花,还能被人看见。”他猛地抬头,眼中含泪,“可我没帮她!我还把信烧了,怕惹祸上身!我以为只要没人知道,就当没发生过……可每晚我都梦见她在火里喊我名字。”

他说完,整个人瘫坐在地,肩膀剧烈起伏。一圈人默默起身,挨个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没有人说“别自责”,也没有人说“你做得不对”。他们只是坐着,陪着他,在沉默中传递一种比言语更深的理解。

林知微远远望着,指尖轻抚胸口。那一丝震动再次浮现,如同潮汐般规律而坚定。她忽然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九钟齐鸣前的最后一刻,阿澈曾对她说:“有些话,不必出口也能抵达灵魂。”

如今她懂了。

风从北境吹来,带着雪融后的湿润与新芽破土的气息。启言镇外的荒原上,那枚由碎心镜凝成的种子早已生根,长成一株奇异的树:主干漆黑如墨,枝条却泛着银光,叶片形似耳朵,随风微微颤动。当地人称它为“聆木”,传说只要在月下将手掌贴于其上,便能听见某段被遗忘的对话。

昨夜,一位老妇人在树下跪了一整晚。她年轻时因《禁语律》被迫与恋人分离,对方被押往悔音号劳役至死。今晨离去时,她满脸泪水,却笑着说:“他最后对我说的是‘等春天来了,我们就去种灯莲’。”

这句从未存在过的告别,竟从聆木的叶脉中流淌而出。

莫问近日很少现身共情塔,他搬去了边境小镇,开了一间名为“回音铺”的小屋。门楣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这里不说道理,只收心事。”每天都有人排着队进来,对着一面空白的心源石墙倾诉。说完后,墙上便会浮现出几行字??有时是安慰,有时是反问,偶尔甚至是一句笑话。没人知道是谁在回应,但每一个走出小屋的人,眼神都比来时明亮几分。

有人说,那是莫问用魂力编织的共情投影;也有人说,那是千万亡魂借墙发声。唯有林知微明白,真正回应他们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内心一直压抑的那一部分。

一日黄昏,一个满身尘土的孩子闯进回音铺,约莫七八岁,衣衫褴褛,手里攥着半块干饼。他在墙前站定,声音极轻:“我想妈妈。”

墙无反应。

孩子咬着嘴唇,又说:“她走那天,我说她丑,让她滚。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害怕她不要我了。”

墙壁依旧沉默。

孩子蹲下身,抱着膝盖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墙面上缓缓浮现出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像是孩童所写:

>“我也想你。对不起,没能抱你一下就走了。”

孩子猛地抬头,扑向墙面,用尽全身力气拍打:“妈!妈!!”

莫问从里屋走出,静静看着这一幕。他知道,那女人早已死于三年前的饥荒暴乱,尸体都没找到。可他也知道,这一刻,母子确实在某种层面重逢了。

当晚,他在灯下写下一段话,投入塔心井中:

>“我们曾以为治愈伤痛需要真相。后来才发现,有时候,一个‘愿意相信的谎言’,比冰冷的事实更能让人活下去。”

灯莲感应到这段文字,一夜之间开遍全镇。

与此同时,皇都的《心声集》迎来了第一百卷。新任民声巡行使带回了一则记录:南方渔村有位盲女,每日清晨都会对着大海唱歌。村民起初笑她痴傻,直到某天夜里风暴突至,鲸群突然调头返航,救下了被困礁石的渔船。事后有人问她唱了什么,她说:“我告诉它们,我也看得见黑暗,所以我知道你们不怕。”

帝王读至此处,提笔批注:“此非迷信,乃心通之证。命礼部将其歌谱录存,列为民乐首章。”

而在西域学堂里,那个曾梦见父亲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为第一位“情绪教习”。他不再教授《忠诚天律》,而是带着学生们做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每天放学前,围坐一圈,每人说一句“今天最真实的感觉”。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愤怒,有人羞愧。但他们都不再逃。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