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夫人请住口 > 第327章 最后的赢家成长的赵王求月票(第2页)

第327章 最后的赢家成长的赵王求月票(第2页)

>而真正的语言,终将挣脱牢笼,

>在人间重新行走。”

落款赫然是三个字:**杜衡**。

我几乎站立不稳。这竟然是他亲手留下的预言,而非临终呓语。他不仅预见了我们的挣扎,更早已为我们铺好了路。

回到村庄后,我们立即召集匠人与学者,依照竹简所述原理,开始打造“心语碑”??一种能主动释放共感能量的新型共鸣石。它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像种子一样,能在人心荒芜之地催生倾听的本能。

第一块心语碑制成那晚,我们将其置于村中央广场。月光下,石面泛起淡淡的银辉,如同呼吸般起伏。我伸手轻触,刹那间,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陌生的女人跪在雪地中,怀里抱着死去的孩子,嘴唇无声开合。我虽不知她在说什么,却清楚感受到那句话的重量??那是千万母亲共同的哀歌。

阿芸告诉我:“这不是幻象。这是‘集体痛感’的具象化。心语碑正在连接那些从未被听见的时刻。”

从此,每一块新制的心语碑都会选择一个特定主题进行“播种”:有的专注于战争中的沉默者,有的聚焦于被遗忘的女性姓名,还有一块专门收录孩童临终前未能说出的告别。

一年之内,全国共立心语碑四十七座。每一座碑落成之夜,当地都会发生奇异现象:失眠者突然安睡,暴戾之人莫名落泪,甚至有囚犯在狱中自发组织手语课,只为向同僚讲述自己为何入狱。

朝廷再度恐慌。正音司虽已解散,但暗中仍有势力活动。他们派出刺客试图摧毁心语碑,却发现这些石头坚硬无比,刀砍不伤,火烧不裂。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怀揣恶意靠近,碑体便会发出低频震动,直击人心最深的愧疚之处。一名刺客在动手前突然崩溃,跪地痛哭,说自己十年前曾亲手烧毁一座耳舍,而今终于“听见”了里面的哭声”。

消息传开后,再无人敢轻易下手。

然而,真正的危机却来自内部。

某日,一位年轻搭桥人从北方归来,带回一封血书。写信者是曾在北境被解救的女孩,那个用石灰捏“妈妈”手形的孩子。如今她已十二岁,却被捕再次关押。她在信中写道:

>“他们换了新法子。不再是锁手,而是‘洗耳’。

>医官说,只要切断大脑中‘理解非口语信号’的部分,人就会自动排斥手语。

>我亲眼看见哥哥被割开脑袋,术后他再也不认得我的手势,只盯着我说:‘你是谁?为什么乱比划?’

>我不想活了。除非你们答应我一件事??

>如果我也变成那样,请杀了我。别让我忘记怎么爱你。”

我读完,浑身冰冷。

阿芸却异常平静。她将信折好,放入陶罐,沉入井底。

“我们不能杀她。”她说,“但我们也不能让她失去自己。”

于是,我们启动了“镜心计划”??为每一位面临“洗耳”的言生民建立意识备份。方法极为原始却有效:由亲近之人每日与其深度共感,用手语、触觉、气味、节奏等方式反复强化其核心记忆,形成一道“心灵印记”。一旦大脑受损,这份印记可通过心语碑远程唤醒,引导其重建身份认知。

首个实验对象便是那女孩的母亲。她自愿接受手术模拟,过程中全程佩戴启心环,并不断重复一句手语:“你是我的女儿,你叫小禾,你喜欢星星。”

术后,她一度失忆,眼神空洞。但在听到远处传来一段熟悉的摇篮曲旋律时,手指竟本能地打出节拍,随后缓缓拼出“小禾”二字。

成功了。

我们立即将技术送往前线,培训数百名志愿者成为“记忆守护者”。他们在战区穿梭,冒着生命危险为即将被捕者做最后的共感记录。有人因此丧命,尸体被挂在城门示众,双手仍保持着未完成的手势。

但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两年后,当第一批“洗耳”幸存者被救出时,已有七成能通过外界刺激恢复基本沟通能力。更有甚者,在昏迷中仍能用脚趾在地上划出完整的句子。

第十四个年头的春天,我收到一封来自长安的请柬。

署名是**周秉文**。

信中写道:

>“朕近来常做一梦,梦中身处一间黑屋,四壁皆镜。

>每面镜中皆有我,却无一开口说话。

>唯有一人背对我站立,身穿粗布衣,手持一石。

>我问他是谁,他转身,竟是少年时的我自己。

>他不说一字,只打出手势:‘你说,我听。’

>醒后,耳畔犹有回响。

>故邀先生入宫一叙,不为胜负,只为听一次真话。”

随信附有一枚玉符,刻着古老的和平印。

村里议论纷纷。有人劝我去,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陷阱,周秉文一生狡诈,怎会真心悔悟?

我沉默良久,最终看向阿芸。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