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41章 争名逐利投其所好中医科扩招的第一步(第3页)

第1441章 争名逐利投其所好中医科扩招的第一步(第3页)

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些跳出来激烈反对的人,大多来自近年来频繁鼓吹“彻底西化”“否定自研路线”的圈子。他们的语言模式高度一致??贬低本土创新为“山寨”,将独立攻关称为“封闭倒退”,却对西方技术垄断避而不谈。

典型的认知战话术。

朱韵带队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些人中有六人曾在九十年代接受过“紫藤基金会”资助,另有三人子女现居海外敏感机构。虽无直接违法证据,但利益关联清晰可见。

我们不做公开指控,而是将资料打包,交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

真正的较量,不在街头,而在制度。

几个月后,“历史安全数据库”完成首轮升级,新增AI语义识别功能,可自动比对公开言论与历史档案之间的逻辑矛盾。例如,某教授一边宣称“中国从未有过原创核技术”,一边又被系统挖出其博士论文大量引用1977年内部报告??系统立即标记风险,触发复查程序。

类似的案例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为国隐姓》持续热销,已被教育部列入高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更有学校将其改编成校园剧,在艺术节上演。当我看到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穿着仿制工装,站在舞台上齐声朗诵林知远的发言稿时,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洗脑靠权力,觉醒靠共鸣。**

只要真实的故事足够动人,总会有人听见。

年底,我受邀参加一场特殊仪式??在新疆“记得”纪念馆奠基处,埋下一只时空胶囊。里面封装了十样物品:

1。林知远《紫藤备忘》原件扫描件

2。赵承志的金属徽章复制品

3。孙婉清手抄笔记第一页

4。“昆仑计划”验收报告复印件

5。那张火烧边缘的团队合影

6。《为国隐姓》首印本

7。历史安全数据库核心代码U盘

8。一段AI合成的林知远演讲视频

9。全国青少年“我记得”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

10。一张空白纸条,写着:“留给下一个拾起它的人。”

封存完毕,礼炮鸣响。

人群中,一个小男孩挣脱母亲的手,跑到我面前,仰头问:“叔叔,等我长大了,也能成为‘记得’的人吗?”

我蹲下身,认真地看着他眼睛,说:“只要你愿意,你现在就是。”

他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牙的笑容,蹦跳着跑回去。

风吹起纪念馆工地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我知道,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新的伪装者还会出现,新的谎言仍将传播。但他们再也无法垄断叙事。

因为火种已散入人间。

每一个选择追问真相的人,都是持灯者;

每一个拒绝遗忘的人,都是守夜人。

而我所做的,不过是把那枚徽章传了下去。

就像当年老陈做的那样。

就像林知远在日记最后写的那样:

>“我不怕死,只怕死后无人记得我们为何而战。

>若有一天,这土地重获清醒,请替我说一句:

>??欢迎回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