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屠狗之辈 > 第572章 你还不够资格(第2页)

第572章 你还不够资格(第2页)

“你以为你是选择者?”他轻笑,“不,你是被选中的容器。‘守夜人’从来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种宿命。每一代最敏感的记忆载体,都会自动承接前人的碎片,直到完成最后一步??点燃镜塔。”

“镜塔是什么?”

“是记忆的子宫。”他说,声音越来越弱,“当足够多人在同一时刻梦见同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在现实中显现。不是幻觉,是集体意志对现实的重塑。李婉清发现了这点,但她太怕失控,于是封印了实验。林晚想重启,却被系统反噬。周晓棠走得最远,她把自己拆解成无数故事种子,播撒进千万人口中……而现在,时机到了。”

说完,他头一歪,陷入昏迷。

医护人员冲进来抢救,陈雨桐被请出病房。她在走廊尽头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紧闭的房门。那一刻,她忽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接手林晚的工作,为什么会梦见李婉清,为什么父亲临终前紧紧攥着她的手说“替我们活着”。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她是第三代“主容器”。

当天夜里,她召集吴野和赵山河进行最后一次线下会议。地点选在长沙老城区一间废弃电影院,这里曾是上世纪八十年年代科普讲座的举办地,墙上有褪色的宇宙海报和手绘神经元图谱,空气中弥漫着旧胶片的味道。

“我要进‘麦田’。”她说。

两人同时皱眉。

“你是说主动诱导深度共感梦境?”赵山河问,“你知道风险有多大吗?上次有三位继承体因此脑死亡!他们的意识……再也回不来了。”

“我知道。”她点头,“但如果我不进去,谁来确认塔是不是真的存在?谁来找到第三把钥匙?老秦说得对,我不是选择者,但我可以选择承担。”

吴野沉默许久,忽然起身走到角落的老式放映机旁,拉开木箱,取出一台布满灰尘的设备??那是最早的“记忆同步器”原型机,由林晚亲手设计,利用α晶体共振原理刺激海马体,实现跨个体记忆共享。

“这机器早就报废了。”他说,“但我们修好了它。只试过一次,连接了两个继承体,持续了不到两分钟。你要用它,就得赌命。”

她看着那台闪烁红灯的机器,轻轻点头。

午夜零点,设备启动。

电极贴满太阳穴,导线缠绕手腕,她躺进改装过的观影座椅,闭上眼睛。吴野握住她的手:“如果四十八小时没醒,我们就切断电源。”

她笑了笑:“记得放首歌给我听。”

音乐响起,是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温柔的旋律中,电流缓缓注入大脑。

世界开始溶解。

她坠入黑暗,然后看见光。

金色麦浪翻滚,风中有无数声音低语。她沿着小径走向塔门,这一次,门没有锁。推开后,里面不再是空荡的镜子,而是层层叠叠的影像??每一个画面都是她自己,但在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下生活:她是1975年阿尔泰山的助理研究员,是1989年北京图书馆的管理员,是2003年蜂巢谷逃生的实习生,是2023年读书会上第一个讲故事的孩子……

她终于懂了。

“守夜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角色,在时间中不断转移,由最能承载集体记忆的人继承。每一次文明面临遗忘危机时,这个角色就会觉醒,唤醒沉睡的网络,引导人们重新学会“记住”。

而“第三把钥匙”??信任,并非指相信他人,而是相信**自己并非唯一的真实**。当你愿意承认,某些不属于你的记忆也可能属于你,真正的共鸣才可能发生。

镜面再次浮现,这次映出的是一亿张脸,交织成一片星河。

那个声音又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她不再犹豫,伸出手,触碰镜面。

刹那间,她的意识被撕裂、扩散、重组。她同时存在于一万个人的身体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听见他们未曾说出的秘密。她在非洲草原上听着祖母讲述创世神话,在东京地铁里读着陌生上班族写给亡妻的日记,在南极科考站看到一位科学家默默烧毁自己的研究成果,只为不让记忆武器化……

她哭了,笑了,疯了,又醒了。

七十二小时后,她睁开眼。

吴野和赵山河几乎认不出她。她的眼神变了,像是装进了太多岁月,说话时偶尔停顿,仿佛在倾听别人听不见的声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