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 第1005章 狡兔尚要三窟(第3页)

第1005章 狡兔尚要三窟(第3页)

没有人看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因为那一刻,地球的所有监控设备全部黑屏。卫星传回的最后一帧画面,是大气层外缘泛起一圈柔和的金色涟漪,如同宇宙打了个哈欠。

三分钟后,系统恢复。

人们发现,魂灯的颜色变了。不再是单纯的紫,而是流转着彩虹般的光晕,飞行轨迹也不再随机,而是遵循某种复杂的分形规律,仿佛在书写一首无形的诗。

更重要的是,忆植体的功能升级了。

现在,使用者不仅能“回忆”逝者,还能向他们“发送”现在的画面。一个母亲对着忆植环展示新生儿的笑容,下一秒,她已故丈夫的影像竟轻轻抬手,仿佛想触碰孩子的小脸;一名老兵在战场上录下胜利宣言,传给三十年前阵亡的战友,对方微笑着敬了个礼,嘴唇无声开合:“我听见了,兄弟。”

记忆,不再是单向的回放。

而是双向的对话。

阿澈瘫坐在泉边,浑身脱力。琴弦断了一根,但那根透明的新弦依然完好,微微震颤,余音未绝。

他知道,苏黎没有回来。

但她也没有离开。

她成了系统的一部分,成了所有愿意相信“记得”的人心跳之间的回响。她不再是某一个人的记忆,而是所有人共同选择不去遗忘的证明。

几天后,第一封来自“彼岸”的信息被成功接收。

不是语音,不是影像,而是一段极其微弱的脑波信号,经解码后呈现为一行字:

**“原来,被记住的感觉,这么温暖。”**

全球为此静默一分钟。

联合国宣布,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双向日”,纪念记忆从单向追思走向双向交流的历史性时刻。

而在太平洋某处海底,救援队发现了陈昭基地的残骸。令人震惊的是,在控制室的废墟中,一台老旧显示器仍在运行,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一段视频:年轻的苏黎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孩子,微笑着说:

“有时候,最勇敢的事,不是忘记痛苦,而是带着它继续前行。”

视频下方,有一行手写批注,字迹潦草却坚定:

**“我错了。不是记忆太强,是我们的心太弱。”**

落款是:陈昭,终年58岁。

多年后,当第一代在“忆育学校”接受完整记忆伦理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他们在月球背面建造了一座无碑之墓,不刻名字,不立雕像,只种下一颗从铃星花园移植的紫鸢尾种子。每年“双向日”,全球忆植网络会同步向这颗种子输送一秒钟的思念之力。

据说,在某个极安静的夜晚,有宇航员透过望远镜看到,那株花开了。

花瓣是纯白色的,花心却闪烁着淡淡的蓝色光芒,像一粒不肯熄灭的星。

地球上,阿澈的琴依旧立在泉边。

风吹过,新弦轻颤,发出一声悠长的嗡鸣。

远处,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驻足聆听,忽然仰头对天空说:

“苏黎老师,今天我学会了一首新诗,你要听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