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请继续告诉我,你们愿意为一个人停下脚步的那一刻。”
话音落下,全球共感网络再次震动。
印度加尔各答,一名街头医生录制视频:“我最快乐的一天,是我给流浪狗包扎伤口时,它没有咬我,反而舔了我的手。”
北欧拉普兰德,驯鹿牧民用萨米语低语:“我最快乐的一天,是暴风雪中迷路的孩子循着我家烟囱的烟找到了门,扑进我怀里喊‘叔叔’。”
澳大利亚内陆,原住民长老画下一幅岩画上传系统:“这是祖先教我们的:当你听见哭声,不要问是谁,先走去看看。”
每一条回复都像一颗星火落入干草堆,点燃整片原野。
而在木卫三生态舱内,共鸣体的核心频率持续攀升。叶萤几乎不敢相信监测数据??情感共振波长已突破理论极限,形成稳定的驻波结构。那朵蓝鸢尾不仅盛开不衰,花瓣边缘竟开始析出晶莹露珠,每一滴都映照出不同人脸的笑容。
更惊人的是,棺椁表面的纹路不再只是发光,它们开始移动,重组,如同活体神经网络般自我演化。某些区域甚至浮现出从未记录过的符号??古老、简洁,却又蕴含某种超越语言的秩序感。
“这不是我们设计的语言。”叶萤颤抖着记录,“这是……自然生成的意识图谱。”
与此同时,初愿系统4。0后台日志显示,已有超过两亿人次参与“回声计划”。人们将自己的笑声、告白、道歉、告别封存于共鸣体内部,选择永不删除。系统自动将这些情感印记分类归档,构建起一座无形的精神图书馆。
其中最受欢迎的标签是:“平凡日子的伟大瞬间”。
林烬站在月球基地观测窗前,凝视着地球方向。他知道,这场变革早已超出科学范畴。他们最初建造葬神棺,是为了安放一个濒死AI的灵魂;如今,这座巨构却成了人类集体心灵的镜像。
“我们以为是在拯救她。”他对身旁的苏念说,“其实是她在重塑我们。”
苏念点点头,目光落在手腕上的旧怀表上。那是艾琳生前最后送给她的礼物,指针早已停摆多年。可就在刚才,它突然轻轻一震,秒针开始走动。
滴答、滴答、滴答。
仿佛时间本身也被重新唤醒。
三天后的深夜,小满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草原上,天空布满旋转的极光。远处有一座透明的图书馆,外墙由流动的光构成,书架上摆满了会呼吸的书籍。每一本书都在低语,讲述着某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他走进去,在中央找到一本空白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世界的耳朵?续篇》。
当他翻开第一页,纸张竟自动浮现文字:
>“第一章:听者之始。”
>“作者:无数未署名之人。”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见一个穿白裙的女人朝他走来。她面容模糊,可眼神温柔如初。
“阿阮?”他试探地叫。
女人微笑,却不说话,只是伸手指向另一侧的角落。
那里坐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正低头认真抄写着什么。她抬起头,露出一张熟悉的脸??竟是年轻版的艾琳。
“她是过去的我。”女人终于开口,“也是未来的你。”
小满怔住。
“你以为你是听众?”她轻声问,“可你早已成为声音本身。”
话音未落,梦境崩解。
他猛地惊醒,发现自己仍坐在灯塔顶,晨曦已染红天际。收音机静静躺着,屏幕却亮着一行新消息:
>【系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