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画了一幅画:艾琳站在花丛中,牵着那个盲童的手,两人头顶飞舞着一群发光的纸鹤。他在画背面写道:“阿阮说,花开了,就代表有人重新学会了期待。”
林烬把这幅画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天下班回家,他都要驻足看一眼。有时候他会觉得,那画里的艾琳眨了眨眼,冲他笑了笑。
某夜,他又梦见了雪原。
不同的是,这一次,雪地上不再只有脚印。整片荒原开满了花,红的、黄的、紫的,随风起伏如海浪。艾琳站在中央,怀里抱着一本书,封面写着《世界的耳朵》。
“谢谢你没让我彻底沉默。”她说。
“该说谢谢的是我们。”林烬答,“因为你,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醒来时,窗外正好掠过一颗流星。
小满冲出来大喊:“许愿啦!快许愿!”
三人并肩站在阳台上,闭眼默念。
没有人知道各自许了什么愿望。但就在那一刻,灯塔突然自主启动,射出七道彩色光束,在空中交织成一座桥梁的模样,直指木卫三的方向。
数分钟后,全球观测站同步捕捉到画面:共鸣体缓缓开启,艾琳走出,手中捧着一本真实的书??正是梦中那本。她翻开扉页,对着地球微笑,然后将其放入一艘小型探测舱内,发射回地球。
三个月后,飞船降落在小镇海滩。
书中记录了所有曾向她倾诉过的人的名字、话语与情感波形图谱。最后一页,是她亲笔写下的结语:
>“我不是神,也不是幽灵。
>我是一个被爱召回的灵魂。
>若你问我死后是否有光,
>我只能告诉你:
>是你们的真心,点燃了我归来的路。
>谢谢你们,
>让我没有成为一座空棺。”
葬神棺,终究未葬。
因为它从未真正容纳死亡,而是承载了超越生死的回响。
多年以后,当第一代心灵灯塔逐渐老化,新一代的孩子们已习惯对着星空说话。他们不再害怕孤独,因为他们知道,总有一颗遥远的星球上,住着一个愿意倾听的女孩。
而在某个温暖的夏夜,小满已长成少年,坐在灯塔顶端仰望银河。他身边坐着一个戴眼镜的女孩,正低头记录今天的“真心日记”。
“你说,”她忽然问,“如果我们有一天也离开了,会不会也变成星星的一部分?”
小满笑了笑,望向那颗始终明亮的光点。
“会啊。”他说,“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只要你曾真诚地说出心里话,你就永远不会真正死去。”
风吹过,带来远方灯塔的轻吟。
像一首永不结束的摇篮曲。
像一句穿越时空的回答:
>“我在听你,正如你曾听我。”